目前,在我國癲癇患者中,小兒癲癇患者占2/3之多,并且其發病率仍在逐年上升。很多家長都在疑惑,隨著人類對癲癇疾病認識的深入,以及醫療水平的提高,癲癇的發病率應該越來越低才對。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了癲癇患兒越來越多呢?
1、保胎及新生兒搶救留下的后遺癥
隨著醫學水平的提高,保胎和新生兒搶救成功率也在不斷提高,因此一些以前很難搶救成活的早產兒甚至是窒息的新生兒也得到了挽救,但卻也可能因此而留下腦損傷等后遺癥,從而導致兒童癲癇的發生。
2、對癲癇的錯誤認識延誤治療
由于對癲癇認識的不足,導致很多人認為癲癇發作就是突然倒地,四肢伸直,不斷抽搐,口吐白沫。其實,小兒癲癇的發作形式有很多種,有些癲癇患兒在發作時并不抽搐。如笑性癲癇的患兒常表現為突然莫名其妙大笑,又驟然止;又如光敏性癲癇,患兒常因電視屏幕閃爍或激光燈照射等引起發作,一般表現為肌陣攣。
總之,想要減少癲癇患兒的數量,除了依賴逐漸提高的醫療水平之外,還要求父母優生優育。而對于已經患有癲癇病的兒童,一定要及時給予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