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腦外傷留下的后遺癥癲癇病,本癥有輕重之別,輕者眩暈不撲,口眼相引,臉面肌肉偏向一側抽動," />
由于腦外傷留下的后遺癥癲癇病,本癥有輕重之別,輕者眩暈不撲,口眼相引,臉面肌肉偏向一側抽動,或為半側肢體抽動,語言不利,步履不穩;重者昏撲倒地,全身抽動,口中做豬羊叫聲,口眼歪斜,知覺全無;緩解期兼見頭部或胸脅刺痛,精神恍惚,心中煩急,頭暈氣短,肢體麻木,唇舌紫暗或有瘀斑,脈澀。
病機分析:
本癥癇癥氣虛,無力推動血液運行;瘀血阻滯,心竅閉塞,心不藏神,則見昏撲倒地;瘀血內停,經絡運行不暢,筋脈失養,則舉步不穩,言語不利,肢體麻木,肌肉抽搐,口眼相引;血脈瘀阻,不通則痛,故出現頭部或胸脅刺痛;血瘀心竅,心神不寧,則精神恍惚,心中煩急,頭暈氣短,唇舌紫暗或有瘀斑,脈澀,乃為氣虛血瘀之癥。
治療應用補氣化瘀,通竅止癇治療。方用黃芪赤風湯加減合用活血通絡湯治療,方中黃芪補氣以推動血液運行,赤芍活血化瘀,防風祛風止搐。若患者大便秘結者,加酒大黃,以通便祛瘀,若癇癥日久,正氣未衰者,加蜈蚣、全蝎、僵蠶以熄風通絡;若因頭部外傷引起的,因加紅花、桃仁、川芎以活血化瘀;若頭部刺痛者,可加蔥白、菖蒲、甘草、以通絡止痛;若頸項強直者,加葛根、鉤藤,以緩痙解肌。
臨床中曾接治這樣一位患者,石陽,女,17歲,患者在4年前因車禍而顱骨受損,昏迷不醒。
經醫院開顱手術治療后,全愈出院。幾天后出現頭痛如刺,睡眠減少,肢體麻木等癥,兩月后出現左眼斜視,半側肢體不由自主地抽動,三五天發作一次,在當地醫院診斷為“癲癇小發作”,用“丙戊酸鈉”、“妥泰”治療,癲癇發作間歇期延長,但一直未#@治愈。近半年來,發作頻繁,病發時昏倒在地,不省人事,肢體僵直,四肢抽搐,且伴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癥狀,后經人介紹來我院就診。
檢查發現,患者發育正常,面色晦暗,表情呆板,步履不穩,語言不利,自訴每逢病發時頭痛如刺,身體疲困,飲食二便正常,舌質紫暗,舌有瘀斑,脈沉弦澀。是由車禍后,瘀血留滯不散,擾于心腦竅絡,故見本癥發作。
治療應以活血化瘀法,通竅止癇法治療。方用自擬活血止癇湯加減。雞血藤、丹參、赤芍、川芎、桃仁、紅花、麝香、乳香、沒藥、當歸尾、黃芪、全蝎、僵蠶、蘇木等合同其他藥物服用。30天后復診時,患者自訴,癲癇犯病一次。頭痛消失,自感身疲乏力,舌質淡有瘀斑,脈沉澀無力。此為氣虛血瘀之象。專家組會診后,在原方劑上加黃芪、黨參以補氣活血。2個月后,患者訴,其間未發作,精神較佳,睡眠好,吃飯正常。經專家組再次會診后一致認為,病情已基本得到控制,接下繼續服用抗癲癇藥物治療6月后,未犯病,也未見不良現象,然后再鞏固治療一段時間后停藥,隨訪3年未犯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