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會不會遺傳給下一代呢?對于這些疑惑,我們邀請專業癲癇專家為大家來分析與解答:
癲癇病到底會不會遺傳?
癲癇病是一種腦部疾患,是大腦神經元細胞異常放電而引起一過性、反復發作的腦功能障礙。這種異常放電,癲癇患者是感覺不到的,別人也看不出來,但可以通過腦電圖記錄下來。
在臨床上找不到病因的癲癇病,稱之為原發性癲癇,并具有一定遺傳性。在原發性癲癇患者的親屬中,血緣關系越近發病率越高,反之越低。原發性癲癇多在幼兒期和少年期發病,而由于后天因素影響所導致的癲癇病稱為繼發性癲癇,據調查,遺傳是屬于癲瘋發病的內在原因,而從女性懷孕開始到發病前的各方面因素導致癲癇屬于外在原因。另外,對癲瘋患者的家族史分析調查表明,與患者血緣關系越近,患病率越高。
癲癇具有一定的遺傳傾向,不論原發性癲癇還是繼發性癲癇,都可能具有遺傳性。但是,癲癇患者不必過于擔心癲癇病會遺傳給下一代,因為癲癇的發病不僅僅是由遺傳因素而決定的,還與后天獲得性腦損傷有關,癲癇存在遺傳傾向,但不是一定會遺傳給下一代。
癲癇的遺傳方式有單基因遺傳和多基因遺傳。單基因遺傳是指染色體上某一個特定的基因異常或缺失而導致的遺傳性疾病,包括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常染色體隱性異常、X染色體連鎖遺傳等方式。多基因遺傳是指染色體上多個基因突變,而引起的遺傳疾病,多基因遺傳中致病基因沒有顯性和陰性之分,每個基因的作用都很小,多個基因共同作用、累積效應而使患者發病。事實上,95%存在遺傳傾向患者終身不患癲癇,只有約5%的患者在后天的誘發因素下而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