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病的病理基礎是大腦某一部位的神經細胞發生壞死、缺失、結構異常,或血液供應障礙" />
癲癇病的病理基礎是大腦某一部位的神經細胞發生壞死、缺失、結構異常,或血液供應障礙等,使腦細胞維持自己電位穩定的能力下降,處于一種不穩定狀態,一旦內、外環境發生改變,就引起該部位神經細胞突然進行放電,并由近及遠地導致更多神經細胞同步放電。癲癇病的常識需要了解哪些呢?
很多人都會肯定地回答:“癲癇病就是抽風,就是羊角風。”這樣的回答也對也不對。是的,抽風或羊角風是很常見的一種癲癇類型,但并不是所有的癲癇病患者都有抽風。有的患者發病時僅有感覺、行為、精神等異常,而無肢體抽搐,但他們也是癲癇病患者。
癲癇病的常識需要了解哪些呢?關于癲癇病的常識專家詳細的介紹如下:
癲癇病的常識需要了解哪些呢?現在認為比較好的定義是:癲癇病是一組疾病和綜合征,以腦部神經元反復突然過度放電所致的間歇性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失調為特征,是一種起源于大腦,并反復發作的運動、感覺、自主神經、意識和精神狀態不同程度的障礙。
癲癇病癥狀具有復雜性,癲癇病有兩個基本特征,即反復性和發作性。所謂反復性,是指有第一次發作后,間隔一段時間后肯定會有第二次、第三次以至多次發作。即使是#!常見的抽搐,如果只發生一次,也就是不具備反復性,是不能診斷為癲癇病的。所謂發作性,是指癥狀突然出現,也突然終止。我們也許曾見過有的患者正在行走中或吃飯時突然倒地抽搐,過一段時間后又恢復正常。還有一些患有腹型癲癇病的兒童,在玩得正高興時突然劇烈腹痛啼哭不止或倒地不起,幾分鐘或幾十分鐘后完全消失又繼續玩耍。不論癲癇病的癥狀多么復雜,都必須具備這兩個特征,這也是診斷癲癇病的重要依據。每次發作或每種發作均稱為癇性發作。l%一2%的人在一生中有過一次癇性發作。癲癇病是一種以反復病性發作為特征的慢性臨床過程,同一患者可有一種或多種癇性發作形式。由于某些原因如缺氧、缺鈣、低血糖或高血糖、尿毒癥和子癇等導致的一過性腦部神經元異常放電所引起的腦功能暫時性失調,而產生的單次發作,稱為一次癇性發作。正常人由于感冒、發熱、電解質失調、藥物過量、長期飲酒后的戒斷、睡眠不足和心理壓力等,有時也會引起單次發作,但上述情況都不能診斷為癲癇病。
以上是關于癲癇病的常識的介紹,癲癇病患者及家屬一定要認真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