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中醫療法有哪些?
癲癇中醫療法有哪些?
1、祛風解毒止癇法
本法適用于因風邪而引起的癲癇。風邪有外風和內風的區別。外風多是指風寒或風濕之邪,從口鼻或皮毛而入,風邪阻于可以見到劇烈頭痛、肢體麻木等癥。內風則是由于肝陽上亢或內動、風挾痰濁瘀血上擾神明而引起抽搐。臨床上發病迅猛,變化迅速,臨床表現復雜多樣,或出現全身強直抽搐,搖頭動肩,口眼震顫,肢體肌肉抖動,或兩眼上視或斜視,頭暈目眩、脈弦勁有力。
2、祛痰止癇法
癲癇病人或是由于形之痰閉阻肺絡,出現喉間痰聲漉漉、口吐痰涎,或者由于無形之痰蒙蔽狀。這些痰證有的是由于脾虛運化失職,水濕所化的痰,開成熱痰、燥痰所致。驗之臨床,當根據患者痰邪性質不同,分別選用清熱化痰、燥濕化痰、理氣化痰、搜風化痰等法。
3、活血化閼法
癲癇發作時,人體臟腑氣血失去了平衡而發生紊亂。氣機紊亂必然導致血流不暢,這是因為氣和血有密切的聯系。氣滯以后血流瘀阻,血瘀以后氣機更加不利。所以在治療癲癇時,尤其是治療外傷性時,運用活血化瘀的藥物可以提高療效。常用活血藥時要注意,婦女月經過多或妊娠期間禁用。
治療癲癇中醫用藥注意事項
1、用藥不可“十八反”
“十八反”的說法,是中醫中藥獨有的。一些中草藥,本身的藥性溫和。可兩種藥共用時,其藥性會變。對癲癇患者來說,氣虛、體弱、元氣損傷。中醫中藥中,倘若犯了“十八反”,就會加重癲癇癥狀。有些癲癇患者,甚至會有生命危險。
2、保持用藥定量
中醫治療癲癇,在用藥上,無論是湯藥、丸藥、散劑,還是一些中成藥。在用量上,一定要定量。癲癇患者的治療,是一個持續的過程。中醫治療時,不能因為有些癲癇患者,癲癇癥狀十分嚴重,就加大計量。尤其是咋用藥持續階段,突然的加大計量,會導致癲癇患者,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
3、調理治療兼顧
中醫治療癲癇病,是調理、治療“雙管齊下”的。在一定意義上說,中醫治療癲癇,其實也是調理的過程。因此,治療癲癇病,調理各臟腑,是十分重要的方法。針對癲癇病癥,一味的去“壓制”,不如循序漸進的調理。兩者兼顧,事半功倍。
以上就是癲癇中醫療法的相關介紹。中醫治療疾病治@&本,這也是近幾年來患者選擇以中醫療法來治療癲癇的原因之一。患者從西醫方面治療癲癇沒有取得較好的效果,也不妨試試中醫。但是中醫也需要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