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傷性癲癇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創傷性癲癇的發作主要是顱腦受損后產生的一種并發癥,癲癇是由大腦的異常放電引起的,可根據時間分早期性和晚期性。一般創傷時患者意識障礙時間越長,癲癇發病率就越高,腦外傷后健忘超過24小時,將增加癲癇慢性發作機會,5歲以下特別是1歲以下兒童顱腦損傷比年齡大的兒童更易發生。
早期的創傷性癲癇可能發生在受傷的當時,也可能出現在傷后1-2周內;但傷后#$天是發病高峰時間,約半數病人發生在傷后#$個小時。引起早期創傷性癲癇的常見原因有顱內血腫、顱骨凹限骨折、腦挫裂傷、腦水腫、蛛網膜下腔出血等,發病多見于兒童。
晚發性出現癲癇的時間多在傷后一個月至數年之內發生,#!長者達20年之久。但絕大多數病人發生在傷后半年至3年之間。一般認為傷后4年之內不發生癲癇,以后發病的機會大大減少,創傷后10年或10年以后發病者占8%,多見于成年人,發作減輕與抗痙攣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