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疾病嚴重影響著患者及其家人的生活,給患者帶來的傷害更是難以估量。兒女成群是很多成年人的愿望,對于癲癇患者來說卻更多的是奢望。那么對于癲癇患者來說的話究竟能否進行生育?癲癇疾病是否會遺傳?這些問題困擾著很多患者,國際癲癇組織針對這種疾病也進行了多年的研究,下面我們來一起揭曉這個謎底。
關于癲癇病是否遺傳,國內外的許多學者都從很多方面進行了研究,如不同病因的癲癇家系成員的患病率、不同發病類型癲癇親屬患病率、癲癇家系成員的發作類型與先兆發作類型的一致率、家系腦電圖、雙生子癲癇發病的一致率及癲癇家系的染色體研究等。
得出的一致結論是:癲癇存在家族聚集性,也就是說,癲癇存在遺傳傾向,不僅是原發性癲癇如此,繼發性癲癇也是如此。國內通過對癲癇家系的調查發現:癲癇患者一級親屬患病率大約在1%~5%左右。患者親屬的患病率是正常人群的5~10倍。原發性癲癇患者一級親屬的患病率高于繼發性癲癇。在原發性患者中患者子女的患病率比父母和同胞高,而繼發性癲癇患者的父母、同胞和子女也明顯高于一般群體的發病率。
癲癇病會遺傳嗎
關于一個癲癇患者,是否由遺傳因素引起,以何種方式遺傳,其子女被遺傳的危險性有多大,準確回答很困難。流行病學調查證實:原發性癲癇家族發病率高于普通人群,而且繼發性癲癇的家族發病率,亦高于普通人群,原發性癲癇家族發病率,高于繼發性癲癇的家族發病率。
根據目前有關癲癇遺傳的研究資料,對于原發性癲癇患者,其子女的癲癇發病率比普通人群高4~10倍。有些國家如日本、瑞典等從優生學的觀點出發已立法禁止原發性癲癇患者結婚。
婦女能生育嗎
并非所有的“癲癇女”都不能生育。癲癇分為兩類:一類是原發性癲癇,病因不明或與遺傳有關,多自幼發病,家族中有癲癇史;另一類是癥狀性癲癇,可由腦部疾病,如腦炎、腦損傷、先天發育不全、中毒或代謝疾病、腦寄生蟲以及腦腫瘤等引起。
對于癥狀性癲癇的婦女來說,應先查明引起癲癇的原因,積極治療原發病,并積極按醫囑堅持用藥治療。經過對癥治療有了好轉,在原發病已治愈或癲癇病情較為穩定,不發病或少發病,不服藥或少服藥,甚至已可停藥的情況下,還是可以生育的。如仍需繼續服藥的,孕前或孕早期,應咨詢神經專科是否調整藥物或藥物劑量,并適當選擇一些神經保護劑。因為抗癲癇藥物對胎兒有一定的危害,嚴重的可引起畸胎。到孕中晚期,如癲癇發作,可正常服藥,但也要適量,以保母嬰的安全。國內外文獻的報道一致認為絕大多數妊娠合并癲癇的患者仍需用藥,因癲癇發作引起胎兒的損害及并發癥遠大于抗癲癇藥的副作用;多數學者認為,根據孕婦的發作類型,選擇最有效的藥物,在低治療量維持,90%以上的初生嬰兒(外觀和智商)是正常的;妊娠早期增加葉酸能預防抗癲癇藥引起的出生缺陷。
而此類癥狀性癲癇的病人,當癲癇還反復發作,經過治療病情無多大好轉時,最好不要急于懷孕,因為常常發病又常常服藥,此時懷孕既損害孕母的健康,也難得優生;所以,此時如果避孕失敗而懷孕,最好終止妊娠防止畸胎。如果因年齡偏大(快到35歲),渴望生個孩子,而在受孕期需服用少量抗癲癇藥物的,妊娠前到神經專科或產科咨詢,并于妊娠6—8周時到醫院對胎兒進行產前診斷,以決定是否繼續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