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癲癇服用藥物的原則都有什么?癲癇病是現在非常常見的疾病,特別是兒童患者哎最近幾年特別的多,這也使很多的家庭陷入到了非常痛苦的深淵之中,看到孩子痛苦,自己也非常的難受,但是不知道有什么辦法能夠控制癲癇病,其實,治療癲癇病的方法最常用的就是藥物,可是不是什么患兒用了之后都能有很好的效果的,這都是因為患兒沒有正確的服用藥物造成的,藥物的服用時有很多的原則需要遵守的,那么,兒童癲癇服用藥物的原則都有什么?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詳細的了解下吧。
1、請按醫囑服藥
癲癇是長期性的疾病,很多的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往往不能堅持用藥,有的患者“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服藥辦法,會使藥物在血中達不到有效血藥濃度,起不到抗癲癇的作用,無規律服藥還不如不服。
2、定期檢查
癲癇的小孩在對抗癲癇藥物的上,其個體性的差異很大,這往往是由于體內血液濃度的不同也導致的。所以服藥患兒必然定期檢測血藥濃度。當聯合用藥、藥效不佳、懷疑有藥物毒副作用時,應立即檢測患兒的血藥深度,以便第一時間調理藥物品種和用藥劑量。
3、藥物的治療時間較長
癲癇一定要長期堅持用藥,癲癇病情發作之后的用藥一段時間之后,如果病情有所緩解,發作停止,那應該要繼續服藥2~4年,然后再經過約半年至一年的減藥過程,直到另外完全停藥。如果停藥時,正值患兒青春發育期,最好繼續服藥,待青春期過后再考慮停藥。
4、密切觀察藥物的不良反應
一般情況下,如果能按照常規的劑量服用藥物,相對是比較的安全的,不會有太多不良的反應,且能夠逆轉。少數患兒可發現藥物的不良反應,要定期進行體檢,復查血常規、肝功能、腎功能、血電解質等,還應定期檢測小孩癲癇患者的血藥濃度和腦電圖。如發現有藥物不良反應,應第一時間調理用藥的劑量和種類。
5、緩慢增減用藥劑量
在抗癲癇藥物的使用上,應該先由一種藥物從小劑量開始服用,然后在根據病情逐漸增加,直至能夠控制發作為止。對頑固的、難以控制的小孩癲癇發作,可運用兩種上述的藥物。在更換新藥時,老藥不可突然停用,而應逐漸減量直至停藥。
以上就是關于兒童癲癇服用藥物的原則都有什么的一些介紹,希望對患兒能有所幫助。藥物治療現在能被患者和家屬介紹的方法,這種治療是有很好的效果的,很多的患者在服用了藥物之后,都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就是因為他們正確的服用了藥物,但是如果藥物服用的不正確的話,會傷害到孩子的,因為孩子處在發育不成熟的階段,他們是很脆弱的,所以,這個時候家屬一定要遵循上面介紹的幾個原則,幫助孩子擺脫疾病的困擾和傷害,讓他們重獲快樂的童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