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癲癇病的新藥物有什么?癲癇病已經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進入到了我們的生活中,因為它的高發率,相信大家應該對這種病都不陌生,我們的身邊有很多人正在被這種病困擾和折磨著,大家應該也知道這種病是很難治療的,現在普遍都是用藥物在控制它的發展,但是治療它的藥物又有很多種,讓非常多的患者和家屬都頭疼,不知道要選擇哪種藥物,才有效,其實,傳統治療癲癇病的藥物,已經被取代了,有很多的新型藥物能更加有效的控制病情,下面就請專家為我們介紹一下治療癲癇病的新藥物有什么吧。
1、托吡酯:對難治性部分性發作、繼發全面強直-陣攣發作和嬰兒痙攣癥等均有一定療效。治療應從小劑量開始,在3~4周內逐漸增至治療劑量。遠期療效好,無明顯耐藥性,大劑量也可用作單藥治療。卡馬西平和苯妥英鈉可降低托吡酯的藥濃度,托吡酯也可降低苯妥英鈉和口服避孕藥的療效。
2、拉莫三嗪:對部分性發作、全面強直-陣攣發作、失神發作和肌陣攣發作有效。胃腸道吸收完全,維持劑量需經4~8周逐漸增加至治療劑量。
3、加巴噴丁:可作為部分件發作和全面強直-陣攣發作的輔助治療。不經肝代謝,以原型由腎排泄,分3次服。
4、非氨酯:對部分性發作有效,可作為單藥治療,經腎排泄。
5、奧卡西平:適應證與卡馬西平同。奧卡西平300mg相當于卡馬西平200rng.故替換時用量應增加50%。
6、氨己烯酸:用于部分性發作、繼發性全面強直-陣攣發作。對嬰兒痙攣癥有效,也可用于單藥治療。主要經腎臟排泄,起始劑量500mg/d.每周增加500rng.維持劑量2—3g/d,分2次服。
7、替加賓:作為難治性復雜部分性發作的輔助治療。胃腸道吸收迅速,一般用量10—15mg/d。
治療癲癇病的新藥物有什么?上面介紹的就是治療癲癇病的最新藥物,希望對患者朋友能有所幫助。癲癇病是一種需要長期抗戰的疾病,現在治療它的方法,藥物就占了一大部分,很多的人因為服用藥物,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所以藥物治療還是有效果的,只是慢而已,患者不能著急,這根本就不是著急的事,只有拿出自己堅持和耐心,才能控制住它,在服藥期間,患者也不能隨意的停藥,一天吃一天不吃,這是最忌諱的,對病情也是沒有幫助的,家屬也要隨時的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