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病治療的藥物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在患上癲癇以后,我們的患者大部分還是會選擇藥物治療,但是如果長期服用藥物或者是亂停藥,這些都是對我們身體產生很大的影響,在服藥期間我們應該聽從醫生的建議,那么,癲癇病治療的藥物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專家來為大家詳細的解答一下。
不同的癲癇患者對抗癲癇藥的反應有很大的差異,服用抗癲癇藥的劑量不足或過大都不利于對癲癇的控制。若用藥劑量過小,患者的血清藥物濃度達不到控制癲癇的水平,癲癇會反復發作。相反,若用藥劑量過大,尤其是在發病初期,不但可增加癲癇發作的次數位和擴散的范圍不同其,還容易引起患者的慢性藥物中毒。
有腸胃疾病的患者服癲癇藥物前需加餐 某些抗癲癇藥物的說明書會這樣注明:餐前(或空腹)、餐后或餐時服用,這使患者產生了一些誤解。其實,餐前指的是在餐前半小時至1小時,空腹指的是進餐2~4小時后即可。注明餐后或餐時服用,多是因為此類癲癇藥物對消化道有刺激性,而食物可減輕這種不適;或是因為食物中的脂類物質有利于藥物的吸收。
維持癲癇藥物濃度平均值 為保證體內抗癲癇藥物維持在有效濃度內,如果一日三次的話,正確服用抗癲癇藥物的時間間隔是8小時一次。同理,如果服用抗癲癇藥物時一日兩次的話,就每隔12小時服藥一次。
抗癲癇藥物很多,關鍵是要對癥。癲癇是一種臨床綜合癥,它的特征是大腦神經細胞反復發作的異常放電大腦功能失調導致癲癇發作。想要徹底杜絕癲癇發作就必須修復受損腦神經元細胞,平衡異常放電。
合適的藥物劑量:通常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增加至有效控制發作而無明顯毒副作用的劑量,堅持長期按時定量服用。最好結合血漿藥物濃度的監測來調整劑量。病情尚未控制,血漿濃度未達穩態時宜加量。
在治療癲癇過程中,患者應堅持不間斷和有規律服藥,以保證藥物濃度一直處于有效范圍內,以維持療效。不規則服藥,往往是不能控制發作的主要原因。在服藥期間,要定期去找醫生復查血藥濃度、血常規和肝功能等,以使醫生了解病情進展,調整藥物治療癲癇。
以上就是專家對于“癲癇病治療的藥物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的全部講解,我們在服用藥物的時候一定要遵從醫囑,自己切記不可私自停藥,或者是選擇藥物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