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小兒癲癇的發病原因比較復雜,但是也擋不住現代醫學科技的力量,其中大部分病因已被人們攻破。總體來講從病因學上可將癲癇分作兩大類顳葉癲癇的好治法,一類是沒有明確病因的癲癇,這一類癲癇占癲癇患者總數20%,大多與遺傳有關,因此也稱作隱源性癲癇或遺傳性癲癇。另一類是可查出明確病因的癲癇,癲癇有的會立即刺激患兒,甚至用手掰他,由此引起了很多意外損害,包括骨折、脫臼等。
為何癲癇藥物治療效果不大
1.選藥不準:根據不同的癲癇類型選用不同的抗癲癇藥物,這是癲癇患者用藥治療的#!基本原則。然而,許多非專科醫生尤其是基層醫院的醫生對癲癇的發作類型確定不準,或對各種抗癲癇藥的作用了解不透徹,故而常出現選藥不準或用藥不當的現象,這是導致癲癇難以控制的重要原因之一。
2、患者換藥頻繁:有的藥物達有效血藥濃度需要時間較長,應有足夠的耐心觀察療效,不能急于求成,頻繁換藥。否則不但不能控制發作還會導致藥物的交叉耐受性產生。
3、用藥量不足、過量中毒或不合理的多種藥物聯合應用:藥量達不到有效劑量時根本無法控制發作,有些藥物中毒后使癲癇發作變得頻繁,導致藥物源性發作,卻常常被誤判為劑量不足而盲目增加劑量,如苯妥英鈉中毒。
為什么說治療癲癇是場持久戰,也就是說,抗癲癇藥物必須長期、不間斷、定時、定量服用,一般至少要服用2-3年,有時需3-4年甚至更長時間,直至發作已完全控制方可逐漸減藥。停藥時間一般要求在半年內逐漸少直至完成。如用苯妥英鈉0。1克,每日3次,發作已控制,服用2-3年,可改服0。1克,每日2次;繼續若干月,如無發作方可停藥。即使服用中藥或伴發其他疾病,一般也應征得醫生同意才以改變治療方案。有時白天忘記服藥,可在晚間補足,使每日劑量保持恒定,以維持穩定有效的血藥濃度。
一般開始用量宜小,逐漸調整至既能控制發作又不產生中毒反應為宜。在休止期不要間斷服藥,不規律服藥是不能控制發作的主要原因。有學者認為完全不服藥比不規律服藥或許還要安全。
用某種藥物治療,經過一段時間觀察確認無效就需要更換藥物。更換藥物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1次劑量的新藥,更換1次原來服用的藥物,例如原來服用苯妥英鈉0。1克,每日3次,擬更換苯巴比妥時,每1周每天減1次苯巴比妥英鈉,加服苯巴比妥1次,第2周更換1次,第3周即改為每日3次苯巴比;另外一種方法是維持原來用的藥物,逐漸地增加新藥,以每周增加一次為宜,待兩藥合并取得效果時,可合并保持血液內藥物的有效濃度顳葉癲癇的好治法,部分患者可根據發作情況決定服藥時間和次數。若僅在夜晚發作,則可在每天晚間睡前給藥1次;如僅在白天發作1次,則可早晨服藥1次。女性病人在月經期發作或發作頻繁,應在此期間多給些藥物。個別病人發作頻繁,亦可每次服藥。總之,在沒有摸清發作規律之前,以每日3次服藥為宜。適合的次數和劑量因人而異,也是逐漸摸索得來的。
以上就是相關介紹,相信通過上面內容的介紹您對此問題已經有所了解了,如果您對上面的內容還有不懂的地方,可以隨時撥打醫院的免費咨詢熱線,咨詢醫生會為您耐心為您解答疑問,也可以直接在線咨詢與專家互動,我們將成為您的健康顧問顳葉癲癇的好治法,為患者排憂解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