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病是我們生活中非常常見的慢性腦部疾病,癲癇病的發作是很突然的,而且癲癇病具有復發性,癲癇病的發作對于患者的家庭、生活、工作、學習等都會帶來傷害。所以很多的患者都想趕緊把病治好。癲癇病的治療是需要早發現早治療的,所以患者們要知道癲癇病的早期癥狀都有哪些,然后發現了之后就及時的治療,這樣對于癲癇病的治療是非常的有幫助的。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癲癇病的早期癥狀表現都有哪些吧。
一、失張力性發作:
失張力性發作又可以稱為無動作性發作,患者通常表現為突然發生的一過性肌張力喪失,不能維持正常的姿勢。累及的部位不同,患者的臨床癥狀也不一樣,如小腿肌張力喪失時可屈膝。頸肌張力喪失,則表現為突然低頭。站立時,若全身肌張力喪失,則患兒可突然倒下,如“斷了線的木偶”。意識障礙短暫或不明顯。發作過的立即清醒,馬上站起。有時可出現連續發作,軀體可出現多處傷痕。常與肌陣攣、強直性發作相伴發,患兒易出現智能低下。
二、單純局部癲癇:
局部發作癲癇病患者的意識清楚,和外界的互動良好。而癥狀可以是一手或是一腳抽動,或部分的身體有奇怪的感覺等。
三、嬰兒點頭痙攣:
多發于2歲以內的嬰兒,在患兒剛睡醒時或將入睡時,會出現點頭的動作,類似在打瞌睡,不過通常都是連續十幾次以上,連躺在床上都可以看得出來,如果動作很大,也會合并軀干彎曲及兩手前伸。
四、泛發性強直痙攣發作:
患者的意識完全不清或者突然意識喪失,且會跌倒在地上而易受到傷害;從意識喪失到蘇醒歷時數分鐘,四肢和臉部常出現無法控制的痙攣。 常伴尖叫、舌咬傷、面色青紫、瞳孔散大、尿失禁、口吐白沫或血沫。持續數十秒或數分鐘后痙攣發作自然停止,進入昏睡狀態。醒后有短時間的頭昏、煩躁、疲乏,對發作過程不能回憶。若發作持續不斷,一直處于昏迷狀態者稱大發作持續狀態,常危及生命。
五、肌抽躍性發作:
肌抽躍是一種急速的肌肉不自主抽動,由于速度很快,患者常會表現出類似觸電一樣的動作。
六、失神性發作:
患者正在進行中的行為或活動突然停止,彷彿錄影帶被按了“暫停”鈕一般。通常在數秒或30秒后發作會結束。原來暫停的行為又可持續下去。有時發作中會合并眨眼、咀嚼等動作。一次發作數秒至十余秒。是比較常見的癲癇的早期癥狀表現之一。
以上介紹的就是關于癲癇病的早期癥狀的一些表現了,相信大家都有了一定的了解。當患者出現以上的癥狀,一定要去醫院診斷,一旦確診為癲癇病一定要及時的治療。由于癲癇病的治療是需要長時間的堅持的,所以患者們一定要努力的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