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按時休息,保證充足睡眠,避免過度勞累。飲食要有規律,每餐按時進食,避免饑餓和暴飲暴食。對于曾經強直-痙攣發作的病人一次飲水不要過量,以免誘發。進食清淡,易消化,富于營養的食物,多食蔬菜水果,避免辛辣等刺激性強的食物,戒煙酒。避免受涼、淋雨及用過冷過熱的水淋浴。
青少年癲癇病患者如何進行自我保健
一、自我心理調適,青少年癲癇病患者一旦被確診,必定會給他帶來很大的心理壓力,很多人或多或少會存在心理問題癲癇犯病是什么癥狀,常會有絕望心理。青少年癲癇病的用藥期往往很長,部分患者可能要終生用藥,加之日常生活難免會發生各種各樣不順心的事情,特別是與疾病相關的事情,往往會加重患者的心理負擔癲癇犯病是什么癥狀,這樣對疾病的轉軌相當不利。
所以,青少年癲癇患者面對這些問題時,應積極應對,及時自我疏導,趨“利”避“害”,必要的時候求助于醫生,將這些不利心理問題化解。而做到這一點,癲癇病患者首先要樹立戰勝病魔的信心,持之以恒,病自亦去。
其次,青少年癲癇病患者應該明確:人的認知觀念,完全源于他對周圍環境的覺察,這種覺察往往受個體先占觀念及當時情緒狀態的影響,并不一定符合客觀實際,感覺并不等于現實,“走極端、公式化”、“想當然”等必然導致對現實認識的偏差,造成對現實認知的一種假象。
這種情況下,青少年癲癇病患者一定要盡量積極調整心態,對自己重新作個準確的評估,從而對消極的感覺產生免疫。通常采用填寫“三欄對比表”、“日常活動表”等方式完成認知預演、及行為治療中的自信訓練、角色扮演等技巧,也有助于讓患者從實際操作和行為中,改變對人對事的看法和態度。
二、自我行為糾正,青少年癲癇病患者的自我行為糾正,實際上也是一種行為療法,通過有些行為治療的方法,糾正一些不良行為,以避免由此引起的負面效應。現簡介幾種行為糾正的方法:
1、隱蔽法,這種行為療法,也稱為隱蔽消退法。讓青少年癲癇病患者在幻想中產生有關焦慮緊張的問題行為,然后在意象中不再接受任何陽性強化刺激,讓它逐漸隱蔽消退。有些學者對促發癲癇的刺激,采用這種隱蔽的脫敏法而達到緩解。這種治療的目標,是針對與癲癇病發作有關的焦慮情況,通過減輕或消除焦慮來達到預防發作的目的。
2、松弛技術,青少年癲癇病患者在精神緊張時可以誘發癲癇發作,而松弛技術的目的正是消除緊張,這樣可避免癲癇發作,同時對青少年癲癇病患者出現的焦慮、緊張等也有效。這種技術就是訓練一個人能系統地檢查自己頭部、頸部、肩部、背部、腰部、四肢的肌肉緊張情況,訓練如何把緊張的肌肉放松下來。方法很簡單,就是坐在椅子、或躺在床上,半閉著眼睛,全神貫注身體的各部分肌肉,并且按次指揮自己緊張著的肌肉松弛下來,以便達到全身松弛的狀態。當學會放松方法后,如再遇到緊張則采用此法使其放松,以達到治療癲癇疾病的目的。
3、指示控制法,讓青少年癲癇病患者在幻想中,慣用與促發癲癇刺激相反的一個詞或策略。告訴患者在非治療期間,當促發癲癇刺激出現時,使用一個指示詞來抑制它,例如焦慮可作為促發癲癇病發作的一個部分,在松弛狀態期間,讓青少年癲癇病患者在幻想中暴露一個焦慮的環境,并讓他聯系這種情況說出或想出一個“松弛”的詞,當日常生活中遇到焦慮情境時,這個詞可用來引起松弛狀態,然而在某些癲癇病例中,焦慮或警覺的增強是癲癇發作起病的一個部分。這種指示控制松弛較為適宜,其他病例,讓患者采用警覺策略較為妥當。有人采用進行性松弛,使患者在幻想中有足夠隱蔽的暴露。但當先兆發生時,讓患者握緊拳頭來警覺自己,并響亮地說出“停止”之詞和盡量保持警覺。這是一種“指示控制警覺”,這種方法仍需進一步評價。
癲癇的發病預防一定要從自身做起,要從自身因素上#@避免癲癇的發作。自己都管不好癲癇犯病是什么癥狀,還怎么注意其他問題。癲癇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我們錯誤的認識及自暴自棄的想法。因此,患者及家屬應提高自身的認知,做到積極主動的治療,這樣才能達到痊愈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