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癲癇病,又稱Rolando癲癇病,是兒童時期#!常見的一種良性部分性癲癇,有明顯的遺傳" />
兒童癲癇病,又稱Rolando癲癇病,是兒童時期#!常見的一種良性部分性癲癇,有明顯的遺傳傾向。此癥狀群表現為短暫、單純的部分面部偏側運動發作,如單側面肌、口咽肌、口唇的短暫強直或陣攣性抽動。
由于現在醫療廣告特別是治療癲癇病的廣告很多,魚龍混雜。如何從這些信息中辨別真假?患者在的過程中如何獲取有價值、正確的信息呢?
“無毒副作用”是常見騙術”
一般來說,虛假藥品廣告都有共性,了解這些共性辨別起來就容易多了。首先是用非常華麗、渲染度很高的詞匯去迷惑患者,比如說“中醫去根”、“療效百分之百”、“藥到病除”、“無任何毒副作用”等偽科學的詞匯。患者往往被這些感性的詞匯所迷惑,或者抱著試試看的想法,殊不知這樣就不知不覺上了當。
其次,廣告中會用一些基因誘導、干細胞、納米技術等吸引人眼球的高科技詞匯,讓老百姓感到醫學的高深、權威,產生無助感,從而被這種高深的技術所征服。還有的商家廣告中會有很多醫托,他們聲淚俱下,繪聲繪色地述說這種新藥或者新技術如何挽救了自己的孩子,您不妨一試。
這些虛假藥品的名稱也有共性,多數非常夸張,比如“抗癲癇克星”、“癲癇一針靈”等。然而正規的藥名注冊是不允許這樣的,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規定商家不能把醫療效果放在商標名上。
網絡上虛假廣告比比皆是。有一則虛假癲癇病治療的視頻廣告是這樣的:先把癲癇病的危害夸大數倍,用一個個血淋淋的事件和數字讓患者觸目驚心,感覺不用商家這種治療方法就會病入膏肓,家破人亡。其實這些數字和事件都是杜撰的。有些假借知名組織協會的名義,但卻張冠李戴,或胡編亂造。比如廣告中顯示“國際抗癲癇聯合會”,其實正確的叫法是“國際抗癲癇聯盟”;有的打著正規機構如中國抗癲癇病協會及各省市抗癲癇協會的名義,發布非法排名、治療信息;廣告中的外國科學家代言、新聞發布會、獲獎證書等,更是子虛烏有。
打破幻想,正確認識疾病
治療癲癇病的虛假廣告如此猖獗,但很多老百姓甚至包括一些受過高等教育的非醫學專家也相信,這主要有以下四方面原因:
#$,缺乏科學素養。許多患兒家長總是存在不切實際的幻想,希望患病后立即痊愈。但科學的檢測、診治需要一個過程,自然規律是不能違背的。商家吹噓的“簡單易行”的診治手段正好迎合了百姓這種貪圖快速有效的心理。
第二,對疾病缺乏正確認識。小兒癲癇80%都是靠藥物治療維持的,目前尚無@^癲癇病灶的藥物。但是積極治療,合理用藥,可以在3~5年把腦的異常放電活動控制住,逐漸緩解病情。還有些患者只是在一定年齡段發病,到了青春期隨著腦發育的完善自然就好了。所以患兒家長要對癲癇病的發生、發展規律和機制有一個科學正確的認識,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輕信廣告。
第三,恐懼西藥。家長對藥物的不良反應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許多虛假廣告正是針對患者對西藥的副作用不能正確認識而施騙術,謊稱中藥無任何毒副作用、祖傳秘方良藥等,說穿了就是中藥里混雜西藥。
有一位患兒吃了治療癲癇病的“純中藥”,結果出現毛發增多、牙齦增厚、皮膚粗糙等不良癥狀。到醫院抽血檢查,發現患兒血液中含有西藥苯妥英鈉成分。家長稱自己孩子吃的是中藥,就因害怕西藥有毒副作用才沒吃。經過檢測發現,這種“純中藥”摻了西藥苯妥英鈉。而在正規的抗癲癇治療中,嬰幼兒禁止服用苯妥英鈉,因為其可能導致不可逆轉的小腦萎縮等嚴重不良反應。
所以建議患者在治療癲癇病時,一定要到權威的正規醫院治療,不要盲目的相信一些虛假廣告,以免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