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發病高 做好預防很重要
老年癲癇病預防之飲食 父母要重視預防小兒癲癇 癲癇患者能不能接種疫苗 具體介紹如何有效預防癲癇 年輕人癲癇預防的方法 近日,網絡上報道的一位23歲的小伙熬夜看世界杯的時候突發癲癇導致意識喪失的新聞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6月28日是世界癲癇關愛日,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和兩大國際癲癇非政府組織國際抗癲癇聯盟(ILAE)、國際癲癇病友會(IBE)報告,全球癲癇患者約6000萬人,其中4/5在發展中國家。而在我國癲癇患者就約有1000萬,其中600多萬為“活動性癲癇”,即有發作的病人,而且每年還會出現40多萬新發癲癇病人。
為了了解癲癇的發病原因,癲癇發作的時候有什么癥狀,人們應該如何進行有效的預防等問題,記者采訪了區病科主任朱凱云。
腦病科中癲癇患者約占7%
據了解,癲癇俗稱為“羊癲瘋”,是多種原因引起腦部神經元群陣發性異常放電所致的發作性運動,感覺、意識、精神,植物神經功能異常的一種疾病。癲癇的發作形式多種多樣,#!常見的“全身性發作”,即發病時突然倒地、意識喪失、喉中發出怪聲、口吐白沫、全身挺直繼而抽搐,數秒至數分鐘后復原。
朱凱云主任介紹說,引起癲癇的疾患很多,主要分為兩類:一是腦內疾患,各種各樣的腦病如腦血管病、腦寄生蟲病、腦膜炎、腦炎、腦膿腫、炎性肉芽腫、顱內腫瘤、顱腦外傷、脫髓鞘疾病、腦發育異常、腦萎縮等均可引起癲癇;二是腦外疾患,如低血糖、低血鈣、尿毒癥、糖尿病、窒息、休克、子癇、心源性驚厥以及金屬、藥物中毒等。
當記者問及門診中遇到癲癇患者的比例是多少的時候,朱凱云主任說:“在區門診中,癲癇患者大約占7%左右,主要以成年人40~60歲人群為多見。但是,也有一些年輕人和小孩的患者。癲癇的診斷依據主要依靠患者詳細準確的病史;其次,腦電圖是診斷癲癇不可缺少的指標。”
原發性癲癇多見于兒童
據朱凱云主任介紹,癲癇的病因十分復雜,許多中樞神經系統或全身性疾病都會引起癲癇。能找到明確原發病的稱為
繼發性癲癇或癥狀性癲癇。但也有不少病人,雖然經過目前各種方法檢查也找不出原因,癲癇發作為疾患的#^癥狀,這類稱為原發性或特發性癲癇。原發性癲癇是一組特定的癲癇綜合征,多見于兒童,往往和年齡有密切的關系,有些與遺傳因素有關并且預后良好。
“有報道稱,癲癇在任何年齡、地區和種族的人群中都有發病,但以兒童和青少年發病率較高。為什么呢?”朱凱云主任解釋說:“兒童的大腦正處于由不成熟到成熟的發育階段,其生理、解剖、生化等方面都有自己獨特的特點。因為中樞神經系統不成熟,神經細胞本身就不穩定。神經遞質釋放不平衡,對刺激和驚厥易感,所以癲癇多見兒童。因其局部定位、擴散程度及病因都有年齡依存性。其次有很多的癲癇綜合癥及特定的發作類型僅見于兒童。這就是為什么兒童和青少年發病率較高的原因。”
認識癲癇 預防癲癇
那癲癇發病之高,我們在平時生活中又能否進行有效的預防呢?朱凱云主任說,對整體人群而言,改善我們的醫療衛生條件,提高民眾的衛生保健知識,提倡優生優育就可以降低癲癇的發病率,從而起到預防作用。
首先,對因遺傳性疾病引起的癲癇,要盡量進行產前診斷,發現患某種遺傳性疾病,伴發癲癇的胎兒可以人工流產,這樣就可以減少這類癲癇的發生。第二,癲癇病人在選擇婚配對象時,應避免與有癲癇家族史的結婚,癲癇病人的未婚夫(妻)在婚前要做腦電圖檢查,如腦電圖有癲癇波者避免結婚,雙方都有癲癇家族史的人也應避免結婚。第三,為了預防出生時腦損傷引起的癲癇,對于高齡初產婦,如預計生產過程不順利,應及早剖腹取胎,這樣可以避免因缺氧、窒息、產傷引起嬰兒日后患癲癇。第四,對于各種顱內感染引起的癲癇,要積極地預防這些感染的發生,一旦發生了顱內感染性疾病,應及早診斷,正確治療,減輕腦組織損害程度。
【申明:本文由第三方發布,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僅提供網絡技術服務,對文章的原創性及內容真實性不做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因作品內容、知識產權和其他問題需與本網聯系的,請發郵件至langcl@familydoctor.com.cn,我們將會定期收集意見并促進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