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學者一致認為:生存質量是健康含義的深化,由多維度內容組成,既包括軀體、心理及社會功能等健康質量,也包括物質生活質量;生存質量既包括客觀狀態,又包括主觀感受,主要是后者;生存質量是建立在一定的文化價值體系之上的。近20年來,國內外開發了許多有關癌癥、心血管及癲癇等疾病的生存質量評定量表。以往評價兒童生存質量時著重于心理測驗,常采用經典的心理測驗量表如Achenbach兒童行為量表(又稱兒童行為清單)。
近10余年來,國內外學者陸續推出了包含多個領域的兒童普適性生存質量評定量表,包括:①兒童健康問卷:該問卷考慮到兒童不同階段的認知能力特點,建立了父母問卷(適于5~9歲兒童)和自我報告式問卷,全面收集有關數據,為兒童生存質量的評定開辟了新思路。②兒童癲癇生存質量專用量表:目前國外學者已研發了至少8個兒童癲癇生存質量專用量表,如兒童癲癇自我報告式和父母代理人應答式生存質量量表、父母用兒童癲癇問卷、少兒癲癇生存質量清單等。
總之,通過癲癇兒童生存質量表的研制并用其去發現癲癇患兒的心理社會問題,進行心理或行為干預,將有利于探討癲癇兒童的健康促進因素,不斷提高我國癲癇兒童的生存質量,促進他們健康順利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