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是一種慢性病,需要長期治療。在服用藥物的同時,也要注意飲食上的一些禁忌,對民間所說的%2" />
癲癇是一種慢性病,需要長期治療。在服用藥物的同時,也要注意飲食上的一些禁忌,對民間所說的“發物”要注意忌口。但中醫所說的“發物”沒有嚴格的定義,有些甚至將大米、小麥、雞蛋都列為發物,讓人莫衷一是,在選擇吃的食物上不知如何是好。因為有必要在這個問題上弄清楚。
什么是發物,即“誘發、引發、助發”某些疾病的食物?!吨袊幧疟孀C治療學》中稱:“發物指能引起舊疾復發、新病加重的食物。”中醫認為“發物”能引起人體陰陽平衡失調,誘發和加重某些疾病。發物大多是腥膻味的,如牛、羊肉;或是生發性的,如韭菜、筍,以及海鮮蝦蟹、腐乳等。在通常情況下,發物也是食物,適量食用對大多數人不會產生副作用或引起不適,但對于有慢性病的人則要盡量避免食用。
關于“發物”的記載,#!早可見于《黃帝內經》。如《素問·熱論篇》中記載:“病熱少愈,食肉則復,多食則遺,此其禁也。”這段話提出了在疾病治療中的飲食禁忌;《本草綱目》的服藥忌食:“凡服藥,不可雜食肥豬犬肉,油膩羹會,腥臊陳臭諸物。凡服藥,不可多食生蒜、胡荽、生蔥、諸果、諸滑滯之物”,又言“鵝,氣味俱厚,動風,發瘡”;《本草》:“冬月不可多食蔥”;《金匱要略方論》:“春不食肝”,春為肝氣勝,同氣相求,食肝則使人肝氣易亢盛大;《本草害利》:“秋不食姜,令人瀉氣”,耗液傷神。故中醫調攝養生注重“但凡春秋之際,故疾發動之時,切量其自性將養”。
發物為什么會導致舊病復發或加重病情,有學者歸納起來認為有三種可能:
1、食物中含有激素或類激素物質
如母豬肉、公雞、魚籽等中含有大量動物激素,即令在煮熟之后,其合成激素的基本物質仍然存在,激素會促使人體內的某些機能亢進或代謝紊亂。如糖皮質類固醇超過生理劑量時可以誘發感染擴散、潰瘍出血、癲癇發作等,引起舊病復發。進食之后,人體的內分泌,或血管、神經系統有激發或興奮作用。一些與上述系統有關的疾病則容易被誘發。
2.過敏反應
如蝦蟹等含組織胺較多,而組織胺可使血管通透性增高、微血管擴張、充血、血漿滲出、水腫、腺體分泌亢進及嗜酸性白細胞增高等,從而導致了機體變態反應,即過敏反應,打亂人體的免疫系統而導致舊病復發。患有皮膚性疾病如蕁麻疹、濕疹、神經性皮炎、膿皰瘡、牛皮癬等的人,吃用這些食物后會加重病情。
3.辛辣刺激性較強的食物的刺激作用
如酒類、辣椒、姜、蒜、胡椒等對腸胃和機體的刺激性較大,容易引起炎癥擴散、加重各種炎癥如瘡、癤、癰、腫等的病勢。對于癲癇而言,對神經系統有興奮作用的飲料或食品,如濃茶、咖啡、酒類等往往可誘發癲癇發作。
那么,到底哪些是發物呢?我想回答這個問題是困難的,如鹿肉對南方人而言是發物,而對北方黑龍江的人來說不是,羊肉對南方的漢族人來說是發物,但對新疆的維吾爾族天天吃羊肉的則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