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治療的用藥原則
癲癇治療的過程是長期的,大多數病人沒能堅持下來,導致再次治療癲癇的難度加大" />
癲癇治療的用藥原則
癲癇治療的過程是長期的,大多數病人沒能堅持下來,導致再次治療癲癇的難度加大,這樣反反復復嚴重影響了病人治愈康復的信心。醫學是不斷進步和發展的,癲癇合理治療是可康復的,但是癲癇也其他疾病不一樣,用藥的原則很多朋友都不是很了解,我們今天就來介紹一下:癲癇治療的用藥原則。
專家介紹說,按照癲癇病治療原則用藥,是可以促進癲癇康復的,一起學習一下合理用藥,早日恢復。
一、明確診斷后早期開始治療,以避免癲癇發作引起腦損害。
二、根據癲癇發作類型選用藥物的品種。
三、單藥治療,單一用藥可使大部分的癲癇患兒發作完全控制。
四、調整藥量,開始小劑量,逐漸調整、增減,注意各個人之間對藥物反應的差異。如果癲癇發作頻繁,在無嚴重副作用前提下,用量應盡早加足,以減少或控制頻繁癲癇發作。不同的藥物達到穩定狀態的時間不同。一種藥物達足量、穩定狀態,病情仍無改善,應考慮加用或換用另一種抗癲癇藥。
五、療程要長、停藥過程要慢,癲癇發作被藥物控制后,并不能馬上停用,仍應繼續服用維持量2~4年,之后減藥。減藥也是逐漸減少,減藥過程約需半年至一年。
六、 規律服藥,目的是要使體內時刻都保持穩定的藥量。癲癇發作不能預測,如體內藥量不夠,就有可能出現發作而得不到控制。突然停藥,會打破藥物與人體之間的適應狀態,可能使癲癇發作加重。
七、 注意藥物不良反應,將藥物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告訴家長,以便及時發現問題。常用藥物是較安全的,不良反應多為輕微、可逆的。但各人之間對藥物的反應有差異,所以應密切觀察。對肝、腎功能和血常規在服藥前和治療過程中應定期進行檢查。對抗癲癇藥過敏反應可表現為皮疹、發熱、咽喉痛和淋巴結腫大、內臟損害,應及時與醫生取得聯系,以免出現嚴重后果。
溫馨提示:以上是“癲癇治療的用藥原則”的全部介紹,希望可以幫助到更多的癲癇患者,遵守癲癇治療原則能夠有效的減少癲癇的發作次數、有效的提高治療效果,從而達到控制癲癇發作的目的。如果癲癇持續性發作一定要及時到醫院檢查診治,疾病是不能等的,身體是屬于我們自己的,要對健康負責。祝您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