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是慢性病,需要長期治療,抗癲癇藥物的使用是癲癇治療的主要方法。各國臨床研究表" />
癲癇是慢性病,需要長期治療,抗癲癇藥物的使用是癲癇治療的主要方法。各國臨床研究表明,新診斷的癲癇患者,如果接受規范、合理的抗癲癇藥物治療,70%~80%的患者發作是可以控制的。那么抗癲癇藥物要服用多久才能停藥呢?對于這個問題我們來看看專家是怎么說的。
癲癇病人如果使用抗癲癇藥物進行治療,就應該堅持進行長期的治療。在抗癲癇藥物治療后癲癇發作完全被控制至少2~3年,24小時腦電圖無病樣放電,可考慮停藥,但應逐漸減量直至停藥,整個停藥期約1~2年。在減藥過程中如有發作,應重新恢復到原量,再服1~2年后再逐漸減藥。在減藥的過程中一定要密切監測腦電圖的檢查結果,只有在腦電圖正常的情況下才可以考慮逐漸減藥。如果腦電圖仍有異常放電應繼續按原劑量服用。絕對不可以自己隨便的減藥、停藥,以免發生癲癇持續狀態。
60%~70%的患者經2~5年的治療可以停藥。一般情況下,減藥后長期未發作,經腦電圖檢查圖病樣放電,可以考慮停藥,停藥后大部分患者可獲終身緩解。只有少數復雜性癲癇患者患者可能會復發。一般經系統治療后多數人不再發作,但不是每個人都不再發作,據研究觀察,臨床治愈的患者在10年內,有15%的人又出現發作。因此,治愈的病人不可盲目樂觀,要警惕以后還有發作的可能。
原發性的、發病年齡較大的、精神發育正常的、藥物副作用較小的以及腦電圖迅速改善的癲癇,治療時間比較短,相反情況下則治療時間較長,有的甚至需要終身治療。對于兒童癲癇,如果減藥時間正值青春期,#!好再多服用一段時間,待青春期過后再減藥。因為在這一時期兒童的內分泌變化及激素變化導致大腦機能暫時不太穩定。
癲癇患者不能私自停止藥物的服用,停藥過程必須按照專業指導下進行,避免病情反復發作危害我們的健康。癲癇病人停藥的時機選擇也很重要,絕大多數病人經過藥物治療后會緩解,因此何時停藥是一個重要的問題。應權衡停藥可能會引起的癲癇復發的危險和繼續用藥之間的利弊。
現有數據顯示,60%的癲癇患者在停藥后沒有復發。在開始減藥后2年之內,約30%的患者可能再次發作,絕大多數發作出現在開始減藥的最初9個月內,停藥早期特別是3~6個月內復發率高。兒童癲癇的復發率較低,而成人癲癇的復發率較高。
抗癲癇藥服用多長時間后可停藥,一直受到臨床醫師、患者、家屬的普遍關注。國、內外資料顯示,通過規范化藥物治療,70%~80%的癲癇發作能夠得到完全控制。但癲癇的病程較長,減藥或停藥都面臨復發的風險,這樣不但無法控制病情反而還加深發作。所以患者要要慎重對待,如有特殊情況及時與主治醫師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