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是大腦神經元突發性異常放電,導致短暫的大腦功能障礙的一種慢性疾病。而癲" />
癲癇是大腦神經元突發性異常放電,導致短暫的大腦功能障礙的一種慢性疾病。而癲癇發作是指腦神經元異常和過度超同步化放電所造成的臨床現象。我們應該多多了解相關知識,便于健康與生活。你了解后頭部癲癇的臨床癥狀和腦電分析是怎樣的嗎,一起來看看吧:
一、癥狀特點分析:
相對于額葉及顳葉癲癇,多數癥狀性后頭部癲癇可通過神經影像學發現結構性異常,包括枕葉皮層發育不良、出生時缺氧缺血性腦損傷、結節性硬化、腫瘤等。出生時腦損傷更易損傷后頭部。
起源于后頭部的癲癇發作先兆報道較多。#!常見的是視覺喪失、眼前閃光、視幻覺,少數可有一側肢體忽視、耳鳴等。發作先兆常提示發作的起源部位,對外科術前定位具有重要價值。文獻報告的先兆發作發生率有很大差異,這可能與病史詢問不詳細有關,還與部分性發作繼發全面強直陣攣發作后患者不能回憶有關。我們發現,某些患者在發作時無輕微意識喪失,能明確表達先兆癥狀,但在繼發全面強直陣攣發作后卻不能明確表達。
后頭部癲癇的另一個特點是發作容易快速波及至顳葉內側或額葉,從而表現出相應腦區的癥狀而導致定位錯誤。癲癇樣放電可通過腦內各種傳導通路擴散,通常跨腦葉的擴散是通過長束傳導的;通過額枕上束及額枕下束,起源于枕區的放電可快速波及至額葉,從而產生不對稱的姿勢性強直或陣攣;通過顳枕束枕區的癲癇樣放電活動可波及至顳葉內側而表現出癲癇自動癥發作。
發作發展為不對稱姿勢性強直繼發全面強直陣攣,提示發作侵及額葉輔助運動區,繼之迅速擴散至雙側半球。某些年幼兒童或智力障礙患者由于不能明確表達先兆,定位診斷時容易誤認為是額葉或顳葉癲癇,此時應警惕后頭部起源的可能。
二、腦電圖評價:
發作期頭皮腦電圖在定位起源方面價值不確定,我們證實的大多數后頭部起源的發作中,僅少數是起源于一側后頭部區,另有一些源于其他區或起源不明確。因此,在難治性后頭部癲癇外科術前評估中,發作期頭皮腦電圖往往不能提供明確或正確的信息,此時先兆及神經影像學檢查非常重要。
后頭部發作的另一個特點是除部分性發作及部分繼發全面性發作外,有的患者還會出現成簇的痙攣發作或反復多次肌陣攣發作。痙攣發作時,同步腦電圖表現為廣泛性的高波幅1.5~2Hz慢波,肌陣攣發作時,EEG示全導高波幅3.5~4Hz棘慢復合波、多棘復合慢波暴發,這種現象在年幼兒童枕葉癲癇出現的幾率較高,這可能與兒童大腦處于發育期、發作更易傳播及癲癇閾值低有關,出現這種發作類型并不是手術的禁忌。
看了上面關于癲癇的知識,如果您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您可以咨詢專家,專家將為您解答您的難題,祝您身體健康,快快樂樂,幸福美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