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病的發病與預后有何關系呢?癲癇病的發病對于很多患者來說是迷茫的,因為癲癇病" />
癲癇病的發病與預后有何關系呢?癲癇病的發病對于很多患者來說是迷茫的,因為癲癇病發病具有突發性和反復性,很多患者對于癲癇病的預后不了解而導致癲癇病的復發,其實癲癇病之所以會復發是有其原因的,下面為大家解析癲癇病的發病與預后有何關系。
一、發病年齡與預后的關系
有研究表明,10歲前發病者,未經治療,其自發緩解率較其他年齡段發病者為高,但1歲前發病者明顯低于1~9歲組,20歲以后起病者自發緩解率低。發病早且很快得到控制的患者,其預后比那些發病晚或在嬰兒期發病需較長時間治療才有效的患者好。
二、家族史與預后的關系
癲癇的發病與遺傳因素關系密切。目前多數學者認為,癲癇家族史與預后的關系不確定,且幾乎所有的文獻均認為它們與復發無關。
三、發作頻率、病程與預后的關系
目前有很多學者認為癲癇控制前發作頻率高、病程長的患者其復發率也高,預后也差;發作持續時間長,特別是癲癇持續狀態,不僅影響智力,使發作不易控制,而且是癲癇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
四、起病至開始治療時間的長短與預后的關系
一般認為治療越早,療效越好,預后越佳,患病的最初2年為#!佳治療時間。據報道發病至開始治療時間,1年以內者55%預后良好,1年以上者41%預后良好。治療初2年未發作者79%預后良好,治療初2年發作減少75%、治療2年以上者54%預后良好,其他初期療效不良者32%預后良好。另外,發作能很快被單一藥物、常規劑量控制者預后較好,大部分能進入緩解期的病人都出現在發病頭2年,隨著時間的推延,進入緩解期的可能性就有所減少。故在新診斷為癲癇的病例中,一開始就用抗癇藥物治療,顯示有高緩解率,且所有#$線抗癇藥均有相當的效果,不同個體可能對其中一種抗癇藥物作用更佳,而且許多長期得到緩解的病例呈現了疾病有一定自限的過程。但也有人報道長期癲癇發作史的病人初次接受抗癇治療和短期癲癇史病人初次接受治療,兩者均能奏效,說明開始治療前的病程長短不影響治療效果。因抗癲癇藥物中斷所導致的癲癇持續狀態預后較好,治療起效遲,或者首劑一種藥物或兩種藥物聯合應用治療無效則預后較差。原癲癇患者出現癲癇持續狀態較其他疾病導致的初次出現癲癇持續狀態預后要好,因為能得到及時診斷,或已使用了抗癲癇藥。
癲癇病的發病與預后有何關系呢?經過上述的介紹后大家是不是都清楚了呢?癲癇病的復發是有一定的原因的,所以患者在早期要盡早治療,避免癲癇病發病造成更大的傷害。癲癇病的護理是治療期間的重點,因此除了治療也要重視護理。希望患者能早日恢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