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癲癇發病,家長責任大。18歲以下發病多家長送診別耽誤癲癇是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發病誘" />
孩子癲癇發病,家長責任大。18歲以下發病多家長送診別耽誤癲癇是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發病誘因很多,多數是孩子在圍產期時埋下的隱患,占80%左右。母親在孕期或生產時出現胎兒宮內缺氧、產傷等,胎兒先天發育或先天性代謝異常,顱腦外傷或大腦炎癥等,都可能引發孩子的癲癇。
準媽媽們一定要認真進行產前保健,減少妊娠合并癥;到正規醫院生產并減少難產;避免嬰幼兒發生感染性疾病;減少兒童顱腦外傷;積極預防先天性遺傳性疾病。
此外,感染和外傷,如腦膜炎、腦炎,還有車禍等顱腦損傷、腦部腫瘤等,都可能引起癲癇。
75%~80%的癲癇患者都在18歲以下發病。癲癇如果不及時治療,病情會加重,反復發作的頻率會增高。反復發作不僅會影響兒童的認知功能,致使學習困難、成績明顯下降,部分患者在青春期可轉為大發作,會帶來嚴重的抑郁癥。
不少癲癇患者發作時都不“抽風”
相對成年人的癲癇,兒童發病的癥狀并不明顯,容易被忽視。
像瑤瑤那樣的“發呆”,就是一種“失神癲癇”,大多發生在6歲以下兒童身上,以女孩居多。
不明顯的癲癇,表現有很多種,比如有的寶寶會莫名其妙哭或笑;有的會無緣無故地點頭、擠眼、轉頭;有的在平路上走路會突然摔倒;有的吃飯時突然把碗掉到地上;有的做某件事會突然中止,雙眼凝視,等等。
形形色色的癲癇表現,“反復性、短暫性、刻板性”是典型特點。不發作時,跟正常孩子沒區別。如果孩子出現意識障礙、發呆、發抖、重復性點頭、癡笑等怪狀,都有可能是癲癇的表現,特別是多次出現相同的、莫名其妙的“小動作”,此時家長不妨帶孩子去醫院檢查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