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的每一次發作都會對身體造成危害,大發作的患者更是會威脅到生命安全,所以患者要對癲癇的治療重視起來,大多數癲癇患者是依靠藥物治療來控制病情的,但是咱們應該都知道“是藥三分毒”,藥是不能亂吃的,對癥下藥對身體都會有傷害,更何況亂服用,服藥過程中患者難免會遇到治療的誤區,那么,接下來咱們就來說一下癲癇患者在藥物治療中有哪些是錯誤的行為?
一、癲癇患者都了解抗癲癇藥的副作用極大,而癲癇的治療過程很漫長需要患者長期服用藥物。所以不論是剛開始治療的患者還是已經治療的患者會因為藥物副作用大而不想服用藥物,對服用抗癲癇藥物存在恐懼心理。但是患者要了解癲癇不及時治療比藥物的副作用帶來的影響更大更廣。所以不服用藥物這一行為是不對的,為了避免癲癇病情變的嚴重,要及時治療、按時服藥。
二、抗癲癇的藥物治療的原則之一就是能單要藥治療就不聯合用藥,藥物是有副作用的,有的藥物甚至是相互沖突的,因此并不是藥物越多,治療效果越好。但是有些患者救病心切,想著自己多吃點藥就能好,但是這樣只會致使副作用發生率增加,也會使病情加重。所以患者在治療過程中要學會科學安全的用藥,須嚴格把控藥物劑量,在醫生的指導下正確安全的用藥。
三、癲癇患者在長期的治療后可能會控制住癲癇的發作,在這期間患者會考慮停藥。有些患者可能因為藥物的各種問題會突然停藥治療,覺得自己并無大礙。但是癲癇患者在能夠有效控制癲癇的同時為了能夠更加的鞏固病情,需要做到慢慢的減藥過程至停藥。患者停藥的條件是3到5年不發作的過程中有發作跡象才可逐漸減少藥物的服用到完全停藥。所以停藥治療也是一件大事,不可有一步走錯。
以上就是關于癲癇患者在藥物治療中有哪些是錯誤的行為的介紹了,患者如果想要通過藥物治療來控制病情的話,就一定要遵循藥物的食用原則,只選擇對癥的藥,并不是什么藥物都是對自己有益的,多種藥物混搭一塊反而會有更加嚴重的副作用,所以希望上述的服藥過程中的一些錯誤的行為能夠對患者起到警醒,避免危害發生,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