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病吃中藥好還早西藥好,癲癇病是一種在生活中大家都不陌生的疾病,癲癇發作以后可以帶給患者痛不欲生的傷害,因此每個人都想快點治好癲癇病。大家可能對癲癇的治療方法有所了解,但是具體的不是很清楚。治療癲癇,有的人選擇心理治療,有的人選擇藥物治療,每個人根據的自己的病情選擇不同的方法來治療癲癇。
癲癇病吃中藥好還早西藥好
癲癇患者有哪些飲食妙招
中醫上講,肝火偏旺,煉熬津液,釀成熱痰,或觸動內伏痰濁,痰隨火升,阻蔽心包,使癲癇發作。所以說癲癇屬神志疾患,而火熱熾盛便是其主要的常見誘發因素。臨床表現除癇癥處,常見面赤目赤,躁擾不于,大便干結,尿黃,苔黃、舌紅,脈弦緊,故中醫瀉火通實法治療癲癇。
癲癇初起,多有五志過極所致,郁滯之氣不得泄越,化火升騰,上犯清竅,漸漸神志失常,神明無主,證見昏撲抽搐吐涎、平日情緒急躁,心煩失眠、便干、舌紅、苔黃膩,脈弦滑數,宜瀉火通實。用龍膽瀉肝湯,即生地黃、龍膽草、蘆薈、青黛、焦山梔、丹參、細木通、生牡蠣、麝香、黃連、生大黃。
方中龍膽草、蘆薈、青黛、山梔以降泄相火為主藥,相火平則諸火也平。木能導火下行;丹參人心定志;牡蠣潛陽;地黃滋陰人腎:麝香為血有情之品,引諸藥以透達于腦,為引經極使之藥;生大黃通便。
化癇止抽二號是已故老中醫趙心波治療癲癇的經驗方,主治痰火偏盛者,臨床以癲癇大發作病人為主要治療對象,藥物組成為青礞石10g,地龍、全蝎、鉤藤、天麻各6z,膽南星7.2g,法半夏,桃仁,紅花各5g,沉香、生大黃各3g,人工牛黃0.3g,白礬8g。結果75例中獲顯效35例,好轉32例,無效9例。
也有用蝎蠶珀牛散,即全蝎、僵蠶、琥珀、天麻、貝母、赤金、牛黃、麝香、冰片治療邪實壅閉心竅。全蝎、僵蠶、天麻,清熱解毒,鎮靜解痙,用琥珀養心安神、平肝鎮驚;冰片、麝香、貝母、牛黃泄熱豁痰、通絡開竅,諸藥配合,有泄熱豁痰、清熱解毒、鎮驚安神、平肝熄風、鎮靜解痙、通絡開竅之功效。
采用具有清火平肝,熄風、消痰,開竅而定癇的復方青黛片,總結為:治療癲癇375例,總有效率為87.4%,治療癲癇大發作有效率為89.4%,雖然明顯大于小發作,但小發作的有效率亦為72%。另外,對兩例精神運動性發作及I例肢痛型發作效果亦好,因此,復方青黛片可運用于各種類型的癲癇發作。
上、中二焦熱盛為小兒原發性癲癇的主要病機。小兒為稚陽之體,陽熱亢盛,#!易引動肝風。以涼膈散加減治療小兒原發性癲癇患者,臨床均有大便干燥,易患上呼吸道感染,舌紅苔黃等見癥,辨證以上、中二焦熱盛為主證。故治療以清瀉上、中二焦之熱的涼膈散為主方,使熱清風熄,不用熄風而風自平,癇自止。基本方藥為大黃6g、梔子10g、連翹10g、黃芩10g、薄荷6g、竹葉6K、檳榔10g、甘草10g。結果隨訪5年未發作者占50%;3年未發作者占20%;2年未發作者占20%;1例半年后復發者占10%。
癲癇的發生多為內外因素,導致風痰上涌,邪阻心竅,內亂神明,外閉經絡所致。其病位在心、肝、脾、腎四臟。因痰有聚散,風有動靜,故發作無常。久發不愈,氣血受損,脾腎虛虧,故休止期當以扶正補虛。現介紹兩種癲癇的食療偏方,可以在癲癇治療過程中起到固本培元的作用
白菊綠茶飲
【組成】白菊花3克、槐米3克、綠茶3克。
【用法】將上3物放瓷杯中,以沸水浸泡蓋嚴,5分鐘后代茶飲用。
【功效】方中菊花性甘苦微寒,入肝經,有平陽、清肝、散瘀之功。
《神農本草經》說安主諸風頭眩、腫痛、目欲脫,《藥性論》說它能治熱頭風旋倒地,腦骨疼痛。現代醫學認為,菊花有鎮靜、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的作用。槐米即槐花,國槐的花蕾,苦寒沉降,清瀉肝經實火。綠茶性苦寒,清肝火,芳香開竅醒腦,適用于肝經熱盛,肝風內動,上逆入腦,頭暈目眩或昏仆倒地,以及氣血瘀阻而致的癲癇。
山雞羚斛盅
【原料】山雞2只,羚羊角3克,石斛3克。鹽、味精各適量。
【做法】1、山雞宰洗干凈,除尾臊、腳爪及內臟,用沸水飛水去血穢后,裝入燉盅。2、投入羚羊角、石斛,加沸水數碗,調入鹽和味精,隔水燉90分鐘,至肉爛即成。3、食用前除去藥渣。特點是湯色清中透黃。
【功效】羚羊角味咸,性寒,具平肝息風、清肝明目、清熱解毒之功;石斛味甘,性微寒,有養胃生津、養陰清熱、滋腎明目、強筋骨之效。
此二藥與味甘性寒的山雞合燉,可補虛除熱、調和臟腑,對小兒抽風、熱病煩渴、白內障、癲癇、麻疹之毒等有顯效。
癲癇病吃中藥好還早西藥好
溫馨提示:癲癇病是一種慢性疾病,患者不要病急亂投醫,造成更大的傷害,一定要選擇科學的治療方法,癲癇病一定可以治好的。如果您還有想要了解的情況,可以點擊醫院的專家,在線咨詢,醫院的在線專家會給您#!專業,#!詳細的解答,或是撥打醫院的康復熱線,與專家一對一詳解。癲癇病吃中藥好還早西藥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