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染病史一類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疾病。特別是甲類傳染病更是在世界上廣泛傳播。還曾用于戰爭,給曾經嚴重引起世界人民的恐慌。對于鼠疫這種有嚴重危害的傳染病的預防更是重中之重。對于傳染病的防治,鑒別是重中之重。傳染病、遺傳病和普通病有本質上的區別。學會正確鑒別傳染病對于與傳染病的治療和預防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那什么是傳染病呢?傳染病就是通過病原體感染 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傳染給他人的疾病。因此,有一定的傳染性。那么作為傳染病具有什么要求呢!傳染病必須具備三個條件才能傳染流行: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
傳染病史怎么分類的呢?傳染病分為三類,即甲類、乙類、丙類共三十七種傳染病。
預防傳染病我們該怎么做呢?阻斷其中三個環節中的任何一個環節,我們就可以控制傳染病的流傳。
1控制傳染源。我們可以隔離和治療患者;
2切斷傳播途徑。傳播途徑不同,采取措施不同;
3保護易感人群。接種疫苗和注意健康生活方式。
常見的傳染病有霍亂、鼠疫、流行性感冒、結核病、艾滋病、水痘、細菌性痢疾、感染性腹瀉等。
對于鼠疫的預防和治療我們該注意些什么呢?我們又該怎么和其他疾病區別?
一、概念
鼠疫 是由鼠疫耶爾森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也叫做黑死病。鼠疫耶爾森菌等可以成為生物恐怖的武器,危害人類和平。因而鼠疫的防治更為重要。鼠疫是流行于野生啃齒動物的疾病。鼠作為重要傳染源,人類主要是通過鼠蚤為媒介,經人得皮膚傳入引起腺鼠疫,經呼吸道傳入發生肺鼠疫。臨床表現為發熱、嚴重毒血癥狀、淋巴結腫大、肺炎、出血傾向。均可發展為敗血癥,傳染性強,死亡率高,是危害人類#!嚴重的烈性傳染病之一,屬國際檢疫傳染病,在我國《傳染病防治法》中列為甲類傳染病#&。
二、區別
(一)各型鼠疫早期 應與斑疹傷寒、流行性出血熱、恙蟲病、鉤端螺旋體病等鑒別。
(二)腺鼠疫 應與下列疾病鑒別:
1.急性淋巴結炎 此病有明顯的外傷,常有淋巴管炎、全身癥狀輕。
2.絲蟲病的淋巴結腫 本病急性期,淋巴結炎與淋巴管炎常同時發生,數天后可自行消退,全身癥狀輕微,晚上血片檢查可找到微絲蚴。
3.免熱病 由免熱病菌感染引起,全身癥狀輕,腺腫境界明顯,可移動,皮色正常,無痛,無被迫體姿,預后較好。
(三)敗血型鼠疫 需與其它原因所致敗血癥、鉤端螺旋體病、流行性出血熱、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相鑒別。應及時檢測相應疾病的病原或抗體,并根據流行病學、癥狀體征鑒別。
(四)肺鼠疫 須與大葉性肺炎、支原體肺炎、肺型炭疽、鉤體病肺出血型等鑒別。主要依據臨床表現及痰的病原學檢查鑒別。
(五)皮膚鼠疫 應與皮膚炭疽相鑒別。
三、癥狀
受感染者通常在3-7天潛伏期之后,開始出現“流感樣”癥狀。患者通常表現為發燒、虛弱,迅速并發肺炎而出現呼吸短促、胸悶、咳嗽,有時咯出血痰或稀薄泡沫。也可能出現惡心、嘔吐和腹痛。如果不及早治療,肺鼠疫通常導致呼吸衰竭、休克和猝死。視傳染途徑而定,臨床鼠疫感染通常表現為三種類型:腺鼠疫、敗血性鼠疫和肺鼠疫。
(1)腺鼠疫的主要癥狀:腺鼠疫是由傳染性跳蚤咬傷造成的#!常見的鼠疫類型,是鼠疫臨床上#!多見的病型。鼠疫菌通過咬傷部位進入皮膚并通過淋巴系統到達最近的淋巴結。由于鼠疫菌將在此處大量繁殖,淋巴結因此變得紅腫。腫脹的淋巴結被稱為“腹股溝淋巴結炎”,劇烈疼痛,非常痛苦,并且會在感染晚期作為開放性潰瘍化膿。
(2)肺鼠疫的主要癥狀:肺鼠疫是鼠疫的#!致命和極少見的類型。通常肺鼠疫是由最初腺鼠疫晚期感染的繼發性傳播引起的。原發性肺鼠疫是由吸入煙霧狀傳染性飛沫造成的,并可在沒有跳蚤或動物卷入的情況下在人與人之間傳播。未經治療的肺鼠疫具有極高的病死率。
(3)敗血型鼠疫的主要癥狀:敗血性鼠疫在感染直接通過血流傳播時發生,但無“腹股溝淋巴結炎”的跡象。也是臨床上#!嚴重的病型之一,病人有極度明顯的全身反應,惡寒,高熱,劇烈頭痛,狂躁,譫語,神志不清,心音微弱,血壓下降,時有血尿、血便或血性嘔吐物,進而發生感染性休克、彌漫性血管內凝血(DIC)等并發癥,不及時搶救1-3天便可死亡。肺鼠疫和敗血型鼠疫因呼吸困難,缺氧,彌漫性血管內凝血(DIC),死后皮膚呈黑色,故有“黑死病”之稱
(一)腺鼠疫 #!為常見,多發生于流行初期,淋巴結在病程第1天即有增大,伴紅、腫、痛,于第2~4天達高峰。腹股溝淋巴結#!常累及,依次為腋下、頸部和頜下,一般為一側偶或雙側、多處同時出現。腫大的淋巴結可化膿潰破或逐漸消散,潰破后傷口愈合較慢。
未及時治療的多數患者,在淋巴結腫大后病情加劇,而于3~5天內因嚴重毒血癥、休克、繼發敗血癥或肺炎而死亡。如能渡過1周,則恢復機會增多。
(二)肺鼠疫 多見于流行期的高峰,患者毒血癥顯著,在24~36小時內出現咳嗽、呼吸短促、紫紺等,繼而發生較著的胸痛,最初痰量少,后轉稀而多,色鮮紅而含泡沫,有大量病菌。呼吸困難和發紺加劇,而肺部僅聽到散在羅音或胸膜摩擦音,故癥狀與體征很不相稱。患者可因休克、心力衰竭等而于2~3日內死亡,臨終前患者全身皮膚呈高度發紺,故有“黑死病”之稱
(三)敗血型鼠疫 可原發或繼發,原發者的病情險惡,乃人體抵抗力弱而病原菌毒力強、菌量多等所致。全身毒血癥癥狀、中樞神經系癥狀和出血現象均極嚴重,體溫過高或不升。患者譫妄或昏迷,并出現休克或心力衰竭,處理不及時每于數小時至2~3天內死亡。
(四)其他少見類型 除輕型如上述外,尚有皮膚鼠疫、眼鼠疫、扁桃體鼠疫、腸鼠疫、腦膜型鼠疫等,不一一詳述。
各型鼠疫的病程一般為1周左右。
在臨床上,鼠疫分為腺鼠疫、肺鼠疫、鼠疫敗血癥及皮膚鼠疫等。人感染鼠疫后,一般3~5天發病,有時一天就會發病,病人突然惡寒戰栗、發燒、體溫達39℃以上;同時出現頭昏頭痛、呼吸和脈搏加快;很快進入極度虛弱或昏迷狀態,面色蒼白或潮紅,步態蹣跚,孕婦常常流產。腺鼠疫除呈持續性高燒外,大腿根、頸部、腋下等處有腫大明顯、疼痛劇烈的腫塊。肺鼠疫更重,起病急,高燒達40~41℃,隨后咯血痰、氣短、氣喘、呼吸困難、顏面和肢體青紫。常常流產。腺鼠疫除呈持續性高燒外,大腿根、頸部、腋下等處有腫大明顯、疼痛劇烈的腫塊。肺鼠疫更重,起病急,高燒達40~41℃,隨后咯血痰、氣短、氣喘、呼吸困難、顏面和肢體青紫。對于鼠疫的鑒別,我們要有足夠的認識。
【申明:本文由第三方發布,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僅提供網絡技術服務,對文章的原創性及內容真實性不做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因作品內容、知識產權和其他問題需與本網聯系的,請發郵件至langcl@familydoctor.com.cn,我們將會定期收集意見并促進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