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是一種常見病和多發病,在我國民間常常被成為“羊角瘋”,在中醫學中" />
癲癇是一種常見病和多發病,在我國民間常常被成為“羊角瘋”,在中醫學中它又被稱為“癇證”、“癲疾”等。它是由多種病因引起的慢性腦部疾患,以腦部神經元突然、過度放電所致的突然、反復、短暫的腦神經系統功能失常為特征。根據異常放電神經元的部位及范圍,癲癇的發作可表現為感覺、運動、意識、行為、自主神經功能等不同程度出現障礙,或兼而有之。癲癇并不是一種簡單的疾病或綜合征,而是因大腦多種病理過程引起的一種復雜的癥狀和癥候群。其主要特征就是反復性和發作性。
目前,全球共有癲癇患者約5000萬人,其中4000萬患者分布在發展中國家。我國約有900多萬癲癇患者,且每年仍有40萬新發病人。其發病沒有地域和年齡限制,以兒童和青少年較多見。由于其發病突然,癥狀超常,因此,常給癲癇患者和其家庭帶來很多生活不便和痛苦。
對于治療來說,我國中醫藥治療癲癇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早在湖南馬王堆出土的中醫藥文獻《五十二病方》中就有相關記載。并經過歷代醫家對此病的研究,積累了大量的防治經驗,總結出不少迄今仍行之有效的方劑。不僅如此,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發展,新的抗癲癇藥物不斷問世,電生理技術和影像技術的發展,也使癲癇病的治療有了突破性進展,只要治療及時,方法得當,80%的癲癇患者都能得到有效的控制,甚至治愈。
總之,隨著醫學科技的不斷完善和發展,越來越多的專家學者投身到癲癇病的治療和研究領域,相信會有更多的癲癇患者早日擺脫疾病的困擾,提高生活質量,享受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