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病的發病率每年都在上升,治療癲癇病的關鍵就是要對癥治療,針對病因進行治療,那么,癲癇病治療可以采用藥物治療嗎,藥物治療的效果怎么樣呢,下面我們來看下癲癇給我們做出的具體介紹。
首先癲癇病明確表示癲癇病是可以采用藥物治療,并且藥物治療是治療癲癇病的常用治療手段,根據不同病人的病因、病情、病史進行不同的針對性藥物治療一段時間后,大多數病人都可以很好的控制癲癇病情的發作,然后慢慢達到治療的目的,想對比其他的癲癇治療方式呢,藥物治療相對風險小,受眾人群廣泛,并且藥物治療癲癇病的歷史較長,治療手段較為成熟,所以病人是可以采用藥物治療的。
癲癇病雖然可以采用藥物治療,但是它也是有很多治療原則的,每個癲癇病人的情況都不一樣,除了要根據不同病人進行針對治療之外呢,還要注意其他的藥物治療謹記事項,包括合理用藥、單藥治療、聯合用藥、藥物適用人群、服藥規范等,下面我們來詳細看一下。
正確搭配抗癲癇藥物
一種抗癲新治療藥物病并不能治療所有的癲癇疾病,病人服藥要根據自己的病情的不同,來選擇不同的抗癲癇藥物,常見的卡馬西平或苯妥英鈉藥物主要使用與局部單純性的癲癇發作,像全身性發病(簡稱大發作)的病人需要服用苯妥英鈉、丙戊酸鈉。所以病人需要謹記這一點,并不是只要選擇抗癲癇藥物就可以治療自己病情的。
單藥治療簡單有效
癲癇病藥物治療一般是采取單藥治療,從小劑量服起,慢慢達到病人的耐受性或者治療效果,然后根據此劑量來進行長期藥物治療,病人如果在接受單藥治療一段時間后,治療效果不明顯或者根本沒有效果,才可以選擇聯合用藥,聯合用藥也要逐步替換,不可快速更換藥物,要使身體逐漸適應新藥,同時也要考慮到聯合用藥的副作用。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慎用抗癲癇藥 孕婦要注意抗癲癇藥物引起的畸胎及死胎。有資料顯示,孕婦應用抗癲癇藥,胎兒畸形率可達 7%。如苯妥英鈉在早期的妊娠中應用可偶致畸胎如出現小頭癥、斜視、眼距過寬、智力障礙等,被稱之為胎兒妥英綜合征,發生率約為 10%,且致癲癇發作的頻率和新生兒致畸和致惡性腫瘤的風險增加;氨已烯酸也可致胎兒畸形。服用苯妥英鈉的孕婦所分娩的新生兒發生危及生命的出血危險性陡增,可能與該藥使母體維生素 K 減少有關;撲米酮也有此情況發生;托吡酯也有使動物致畸的報道,應引起孕婦足夠的注意。
應堅持長期用藥
一般要堅持到癲癇 4~5 年以上不發作為止,開始停藥也應有 1 年的過渡期,有些病例需要終身用藥。長期用藥應注意藥物的毒性,特別是要定期檢查肝腎功能等。如丙戊酸鈉在應用中可出現無癥狀的肝功能異常,少數患者有皮疹、脫發、粒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等臨床表現。苯妥英鈉使用也有粒細胞和血小板減少的情況,還能導致再生障礙性貧血等;非爾氨酯也可導致類似血液異常臨床表現。如發現這些嚴重的臨床表現時,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逐步停藥或更換其他藥物。
不可隨意停藥少藥換藥
有的病人擔心藥物副作用的問題,在經過一段時間治療之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的情況下,開始不重視治療,消極治療,開始出現少藥或者漏藥的情況,這是非常不對的做法,在癲癇病得到有效控制的情況下,病人應當接著服藥1~2年之后才可以考慮逐漸停藥,停藥也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病人在正確服藥中,不可以根據自己的主觀意見盲目更換藥物,不能看到新藥就想試試效果,病人更換藥物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來進行。
癲癇病并不可怕,正確的聽從醫生的指導,正確的進行藥物治療是可以很高的治療癲癇疾病的,癲癇病忌諱的是不去及時就醫,造成疾病的發復發作和病情加重,這點需要病人牢記,只有正確的及時的進行治療才能治療癲癇病,后希望您能夠早日治療癲癇病,回歸到健康的群體,享受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