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時生活中,碰到癲癇病人發作的幾率很小,即便是如此,我們也應該掌握,如何護理發" />
在平時生活中,碰到癲癇病人發作的幾率很小,即便是如此,我們也應該掌握,如何護理發病的癲癇病人,下面是一些護理的方法。
1、發現有先兆時,迅速讓病人平臥床上,或就近躺在平整的地方,以防摔傷。
2、保護舌頭。將一纏有紗布的壓舌板,或者中空的橡膠棒放在病人上、下磨牙之間,以防陣攣期病人,將自己的舌頭咬破。不要放在門齒之間,以免堵塞呼吸道或門齒脫落。
3、癲癇大發作時,呼吸道分泌物較多。自大發作開始,應將病人頭側向一方,以便分泌物自然流出。
4、陣攣期,四肢肌肉收縮,易造成關節脫臼和四肢擦傷。這時可適當用力按壓四肢大關節,限制其抽動幅度。切忌用力過度、強行按壓,以免造成肌肉關節的人為損傷。
5、病人強直期頭多過度后仰,下頜過張,可造成頸椎壓縮性骨折,或下頜脫臼。這時應一手托著病人枕部稍用力,以阻止其頸部過伸,一手托下頜,以對抗其下頜過張。
6、發作抽搐停止后,病人要過幾分鐘,幾十分鐘,甚至幾個小時才能恢復正常。這段時間有些病人處于昏迷狀態,只需讓其舒適、安靜入睡就行了。有一些病人處于朦朧狀態,出現無意識的沖動、破壞、攻擊行為。有時可發生自傷、傷人、自殺、殺人、毀物等。此時應對病人行為嚴格限制,以確保安全。若發作時間超過10分鐘,或者短時間內連續出現大發作,應盡快送醫院急救。
癲癇在日常生活中的患病率越來越高,癲癇疾病雖然是一種慢性病,但是其發作時是非常突然的,并且先兆并不明顯,因此周圍人弄的很是措手不及。那么癲癇在發錯時如何面對呢?
下面就給大家分析下:
應急處理一:癲癇發作后患者的意識往往模糊,會有目的的動作或者行為,在這種情況下,在做好癲癇護理的同時,避免過分限制患者活動導致患者的攻擊性行為。
應急處理二:抽搐發作時患者牙關緊閉,此時不要強行撬開患者的牙關,以免牙齒脫落阻塞呼吸道,可用力抵住患者的下頜,減少舌咬傷的機會。
應急處理三:如癲癇在短時間內連續發作或者一次發作的時間持續15分鐘以上,要及時撥打電話求救,將患者送到醫院繼續搶救。
應急處理四:癲癇患者發作起始,由于突發意識喪失,患者不能保持發病前的體位,容易突然倒地。如發病時旁邊有人,應盡量做好保護,不要讓患者頭部突然著地,避免跌倒或者摔傷。
應急處理五:對于癲癇失神發作等其他不伴有明顯肢體抽搐成分的分作,若發作持續時間短暫一般不需要特殊處理,只要記錄觀察發作時的表現,隨后及時就診,將發作時的表現告知醫生,醫生將根據情況,進行檢查和治療。
應急處理六:如果發作時猝倒,并且很頻繁,這種情況主要多見于某些兒童癲癇患者,必要時需要戴頭盔,避免頭部的摔傷。
應急處理七:由于患者發作時軀體和肢體為僵硬、強直,并有肢體的抽搐,因此需要將患者置于平坦和周圍沒有障礙的平面,盡量減少發作時肢體抽動時導致骨折等意外出現。注意使患者保持側臥位,有助于防止發作時口腔分泌物或者嘔吐物阻塞呼吸道而引發窒息。
應急處理八:如果癲癇患者的衣領很緊或者戴有領帶,應迅速解開衣服或去除領帶,保持呼吸道通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