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癲癇病患者擔心的不僅僅是自己的身體健康,更重視的是后代的身體健康,關于癲癇病的遺傳一" />
很多癲癇病患者擔心的不僅僅是自己的身體健康,更重視的是后代的身體健康,關于癲癇病的遺傳一直都有爭議,癲癇病到底能不能遺傳呢?
專家介紹說,早在100多年前,有人就提出遺傳是原發性癲癇發病的主要原因。這一觀點經歷了長時間的爭論,直到本世紀50年代,通過對癲癇病人及與其有血緣關系的親屬的大量調查,發現不僅原發性癲癇,而且繼發性癲癇的直系親屬癲癇發病率也遠比普通人群高。近幾十年來,對單卵雙生和雙卵雙生人群癲癇發病率的研究及癲癇家系腦電圖的研究,進一步證明了原發性癲癇與遺傳有關。同時,有人對兩次世界大戰、朝鮮戰爭及越南戰爭期間腦外傷后發生癲癇的情況進行了統計,雖然醫療技術不斷提高,但這幾個時期外傷性癲癇的發生率大致相同,約為30%~34%,證明繼發性癲癇也同樣具有遺傳因素。
原發性癲癇的直系親屬,比一般人的癲癇發病率高4~7.2倍,比繼發性癲癇高3.6倍。遺傳在癲癇發生中的確切機制,目前尚不清楚。遺傳決定了腦部神經元結構及其相互之間的聯系、神經細胞中酶的水平、腦部神經遞質的濃度以及生化代謝的速度等。也就是說,遺傳決定了一個人發生驚厥的“驚厥閾”的高低。癲癇病人這種閾值較低,所以易于發生癲癇。發生癲癇與否,除了遺傳因素之外,還取決于環境因素的作用。例如一個人發生了腦外傷、腦炎、缺氧等,不一定都發生癲癇,只有這些環境因素的強度超過了他的驚厥閾,才有可能發生癲癇。遺傳因素只是使癲癇患者部分直系親屬的驚厥閾低下,比一般人更容易產生癲癇。只要積極預防,消除不利的環境因素,是可以減少癲癇發生的。
癲癇病有遺傳性,但是癲癇病的遺傳是可以預防的,需要癲癇病患者和家屬共同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