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發作很短暫,醫生極少有機會目睹發作的過程,所以診斷癲癇也就變得困難," />
癲癇的病史采集和體格檢查是如何診斷的
癲癇發作很短暫,醫生極少有機會目睹發作的過程,所以診斷癲癇也就變得困難,醫生需要從各種渠道,獲取有用信息,再根據自己的醫學經驗,綜合分析,做出判斷。相關診斷有病史采集、體檢、腦電圖、神經影像學等。
一、病史采集
1.主訴和現病史
要求描述一次具體的發作過程,#!好是所經歷或親眼所見的最近一次發作情況;詢問癲癇發作嚴重時的癥狀。記錄的內容包括:
起病情形:癲癇性發作與非癲癇性發作時有不同,起病情形是診斷和深入檢查的重要線索;
發作時患者所處的狀態:站立、休息、活動、玩電腦、看電視等,對服藥患者要注意與用藥的關系;
前驅癥狀:發作前有無行為異常、睡眠紊亂;
促發因素和誘因:如酗酒、睡眠剝奪、閃光刺激等;
發作期表現和持續時間:癲癇發作短暫,患者無法知覺,目擊者也治癲癇病什么藥#!好很難見證全過程,要盡量弄清發作期各種癥狀,重建和推測發作的全過程;
發作后狀態:發作后是否有肢體麻痹、失語等;
發作頻率:記錄每一次發作類型的發作頻率,是否規則和末次發作時間。
2.生長發育史
重點是圍生期有無異常,各年齡期生長發育指標,如何時能獨坐、行走和說話等。對入學的兒童,詢問學習成績和與同學相處狀況。
3.既往病史
重點詢問既往有無頭顱外傷、腦炎、腦膜炎和其他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史。對熱驚厥史,盡量確定發作持續時間、發作時和發作后可能的局部異常變化。
4.家族史
許多癲癇具有很強的遺傳性,了解家族成員是否有類似發作和其他神經系統病,對診斷、治療和估計預后非常重要。
5.個人生活史
了解患者生活、個性、職業、興趣等有助于優化治療,不同的人文背景,對疾病的期望值和心理承受能力不同。
二、體格檢查
1.神經系統檢查
任何短暫的發作后失語、感覺缺失和肢體軟弱都可能是癲癇源癲癇大發作的首選藥于局部或一側的有力證據。非短暫性體征常提示原有結構性損傷或新損傷等,這些有助于急性癥狀性癲癇的診斷。
2.全身檢查
仔細檢查全身皮膚,神經皮膚綜合征是兒童癲癇的常見病因,色素脫失斑、咖啡牛奶斑、神經纖維瘤等是結節性硬化癥的常見表現。
3.眼科檢查
有無視神經盤水腫和視野缺損,眼球運動障礙常提示腦干病變。
4.內臟檢查
仔細的心血管檢查,有選擇地做心電圖絕不應被忽視,心津失常和心臟雜音常提示為心源性暈厥而非癲癇性發作,血壓測量可能是發現動脈高血壓引起的發作持續狀態的#!簡便方法。
5.認知和行為功能
在問病史和查體時可能已形成初步判斷,但這不能代替快速、系統的全面檢查評價,要特別注意患者的能力、情緒、精神和注意力。患者的總體狀況和對醫生、親屬的態度關系到選擇治療和估計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