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是一類慢性病,治療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盡管過程是漫長的,我們都應該積極的去治療,直到病好完" />
癲癇是一類慢性病,治療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盡管過程是漫長的,我們都應該積極的去治療,直到病好完全。癲癇病也是很困擾人的,得病人在得病期間的心情會特別的不好,這時候就需要身邊的人去鼓勵,讓患者有心情、有信心的去接受治療,直至痊愈。
分離型腦起搏器是目前治療癲癇的#!新方法,又稱為經顱磁電刺激術,癲癇是由大腦神經細胞異常放電所引起的,多年來人們發明了許多抗癲癇藥物和開顱手術治療癲癇病,但都解決不了異常放電的電流,所以不能從根本上治療癲癇病。在致癇因素作用下神經細胞過度興奮,細胞膜通透性增加,大量正電荷外流到細胞間質,形成異常電流,從而電壓升高,腦電波幅增高,腦電頻率變慢。正常腦電頻率是8-13次/秒,癲癇病人變成了3-6次/秒,如何能把3-6次/秒的腦電頻率變為8-13次/秒,成為治療癲癇病的關鍵,需要腦起搏器來增快腦電頻率。其實磁場就是一個起搏器,它起搏的過程是:在磁場力作用下,大腦中的電荷由直線方向運動變為切線方向移動,這樣電流分流了→電流↓→電壓↓→波幅↓→頻率↑。因而tmes#!早用于治療癲癇病取得成功。
癲癇治療
一、一般藥物治療:
1.根據癲癇發作類型選擇安全、有效、價廉和易購的藥物。
①大發作選用苯巴比妥90-300mg/d。丙戊酸鈉0.6-1.2/d,卡馬西平600-1200mg/d等。
②復雜部分性發作:苯妥英鈉0.2-0.6/d,卡馬西平0.2-1.2/d。
③失神發作:氯硝安定5-25mg/d,安定7.5-40mg/d。
④癲癇持續狀態:首選安定10-20mg/次靜注。
2.藥物劑量從常用量低限開始,逐漸增至發作控制理想而又無嚴重毒副作用為宜。
3.給藥次數應根據藥物特性及發作特點而定。
4.一般不隨意更換或間斷,癲癇發作完全控制2-3年后,且腦電圖正常,方可逐漸減量停藥。
5.應定期藥物濃度監測,適時調整藥物劑量。
二、在癲癇發作的治療中,抗癲癇藥物有特殊重要的意義。抗癲癇藥物可通過兩種方式來消除或減輕癲癇發作,一是影響中樞神經元,以防止或減少他們的病理性過渡放電;其二是提高正常腦組織的興奮閾,減弱病灶興奮的擴散,防止癲癇復發。
一般將60年代前合成的抗癲癇藥如:苯妥英鈉、卡馬西平、乙琥胺、丙戊酸鈉等稱為老抗癲癇藥,其中苯巴比妥、苯妥英鈉、卡馬西平、丙戊酸鈉是目前廣泛應用的一線抗癲癇藥。
但有些發達國家,由于苯巴比妥、苯妥英鈉的一些副作用,已將其列入二線抗癲癇藥。僅將卡馬西平、丙戊酸鈉列為一線抗癲癇藥。新的抗癲癇藥如:加巴噴丁、拉莫三嗪、氨已烯酸、托吡酯等,目前比較新的是優時比的左乙拉西坦片。
三、對于明確病因的癲癇,除有效控制發作外要積極治療原發病。
四、對藥物治療無效的難治性癲癇可行立體定向術破壞腦內與癲癇發作的有關區域,胼胝體前部切開術或慢性小腦刺激術。
以上那些就是癲癇的一些治療方法,還有一些方法就不再這里一一列舉了,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去選擇所要采取的治療的方法,在對待患者時,身邊的人是要有一定的耐心的,病人在拒絕治療或者是有抵抗心理的時候,身邊都人都要做好一定的安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