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對兒童的傷害首先是,癲癇作為一種慢性大腦疾病,每一次發作都是大腦異常發電引起的,因此,癲癇的發作會影響處于生長發育時期兒童智力的正常發展,嚴重患者會出現智力低下、學習苦難、呆傻等癥狀。
其次,癲癇對兒童心理一會產生不良影響。癲癇病灶的位置、性質及反復發作的概率、時間都會引起不同性質、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癲癇頻繁發作后患者常帶興奮或抑郁情緒,兒童容易出現活動過多,不服管教,學習落后等表現;精神運動性癲癇可以表現為發作行為異常,發作性焦虛或其它情緒體驗,忽然發作的陌生感等;癲癇大發作后可以有一段時間的朦朧狀態;患嬰兒痙攣癥的兒童,多有明顯的智力損害伴孤獨樣或多動表現。
再次,興奮性神經遞質如乙酰膽堿、谷氨酸、腦肽類等在維持行為和腦電圖激活、促進記憶和學習、影響情緒等方面有密切關系。癲癇病可導致抑制性神經遞質不足、興奮性神經遞質的改變,繼而影響兒童的行為認知能力和學習記憶能力。另外,長期服用抗癲癇藥物兒童的對認知、行為均有一定影響,例如長時間使用苯妥英鈉可致智力減退,長期服用卡巴咪嗪、撲米酮、乙琥胺、丙戊酸等可對兒童行為及學習產生不利影響,并可出現煩躁,注意力不集中,稍微定向力障礙等,雖然抗癲癇藥物對兒童有副作用,但絕不能因此而拒絕進行抗癲癇的藥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