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患者用藥都會存在有哪些誤區?癲癇病現在很常見,常見的治療癲癇病的方法也就是那幾個,癲癇患者往往需要長期服用藥物以控制病情" />
癲癇患者用藥都會存在有哪些誤區?癲癇病現在很常見,常見的治療癲癇病的方法也就是那幾個,癲癇患者往往需要長期服用藥物以控制病情的發作,但是有不少癲癇患者在服藥的過程中會陷入一些誤區:那么癲癇患者用藥有哪些誤區呢?下面來看權威癲癇病專家的詳細介紹:
誤區一:一定時期內控制較好就不需要再服藥:有些癲癇患者在服藥幾個月后,癥狀控制的較好便誤認為“我的病已治好”,可以不用再服藥了,卻沒想到停藥后又復發。要知道癲癇病是腦神經元異常放電的結果,而異常放電是由于腦組織受到物理、化學因素的損傷而形成腦組織“不健康”,要恢復腦組織復原狀態是需要藥物、營養等的緩慢作用,決不是一朝一夕就解決的。所以服藥時,要按醫生的要求,不折不扣的執行服藥計劃。
誤區之二:短期內判斷藥物無效:有些癲癇患者服藥時間很短,癥狀沒有完全得到控制或癥狀控制不理想,就認為此類藥物不管事、沒效果,因而放棄了治療或改服其它藥型。這樣做既延誤了治療時間,又造成經濟上的浪費。要知道一種藥品要達到治療目的取決于下列因素:
1、藥物的作用途徑。
2、藥品的適應癥。
3、血中藥物的有效濃度。
有一些中藥類抗癲癇藥物,其作用是調理機體內環境,即熄風定癇,醒腦開竅,從而達到治療目的,不同于西藥直接抑腦神經元異常放電癥狀得到控制。所以這些藥物在機體內要有一個轉化過程,這種轉化過程既要有改變機體內不協調的內環境,要逐步使血中藥物達到有效濃度,需要有一段循序漸進的時間。
誤區之三:突然發作便是前功盡棄:還有些癲癇患者服“抗癲癇藥物”之后幾個月癥狀一直平穩,突然有一次發作,便誤認為前段服藥是前功盡棄。這也是不正確的認識,因為抗癲癇類藥物的作用就是逐步調理機體內不正常的內環境,這是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當機體內環境沒有處于正常狀態時,受到當外界環境作用而偶有發作,也是正常現象,只要繼續用藥就可以了。
上面文章的內容講述的就是很多癲癇病患者在使用藥物治療癲癇病的時候容易陷入的誤區,一旦陷入這些誤區就會造成患者對癲癇病治療的一種松懈和不正確的做法,后果也很嚴重。癲癇固然是很可怕的疾病,但卻不表明患者就無法實現康復的心愿,做好護理、預防等措施,再配合科學的診治,則癲癇患者恢復健康狀態的情況也是越來越多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