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章——辨因
某日," />
#$樂章——辨因
某日,急診室送來一位中年婦女,意識喪失伴四肢抽搐。該病人由鄉村醫生陪送而來,這位醫生雖然根據病人多次發作的病情,初步診斷為癲癇,并曾希望病人能作進一步檢查。但病人稱其工作繁忙而拒絕,所以過去醫生總是無奈開了些抗癲癇藥就讓她回家。病人服藥數月后仍無效,癥狀反復發作,只得被送到我院就診。病人一來,家屬就焦急地問我:“為啥癲癇吃藥無效?”我詢問了病史,詳細作了體檢,并進行了有關輔助檢查,最后確診為腦內腫瘤。此時家屬大為驚恐,我請他們冷靜下來,并說:“除某些原發性癲癇無特殊原因可查外,不少病人可查出病因。腦內的各種疾病,如炎癥、血管病變、腫瘤以及全身性疾病,如低血糖、低血鈣、尿毒癥、嚴重肝臟疾病等,均可導致癲癇發作。所以得了癲癇首先應積極尋找病因,然后對因治療,否則不但抗癲癇治療無效,還可能延誤病情,造成令人遺憾的結局。這個病人的癲癇病因現已查明,是由腦瘤所致,病因不祛除,單純服藥怎么會有效?好在現在診斷還算及時,手術治療還來得及。”病人手術后情況良好,那位鄉村醫生見到我深有感觸地說:“看來得了癲癇不能不分青紅皂白,盲目用抗癲癇藥,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第二樂章——選藥
一位女孩在其父親陪同下來門診就醫,她患病已好幾個月。發病時突然不動、不言、兩眼凝視,癥狀瞬間即逝,醫生診斷為癲癇。其父母怕藥物有副作用,竟不肯讓孩子服藥。后來,因患兒反復發作,其父母無奈之下自行到藥房買了抗癲癇藥給患兒吃。不知咋的,服藥不但無效,病情反而加重。”我的孩子得的不是癲癇吧?”孩子的父親焦急地問我。我翻閱了患兒的病歷和有關資料,又檢查了小病人,然后肯定地答道:“醫生的診斷沒錯,你孩子患的是癲癇,具體來講,是癲癇小發作。”“既然是癲癇,為啥吃抗癲癇藥無效,病情反而加重?”孩子父親又追問。我又詢問了孩子服藥的詳情,發現了問題所在。“這不奇怪,”我說,“你孩子服藥無效的主要原因是所選用的藥物不當。癲癇的臨床發作類型頗多,如大發作、小發作、局灶性發作、精神運動性發作等;抗癲癇藥物的種類也多,如苯妥英鈉、卡馬西平、丙戊酸鈉等。癲癇的類型不同,其有效抗癲癇藥物的種類和作用也各異。因此,如何選擇抗癲癇藥物大有講究。正確的做法是在排除了特殊病因后,在醫生的指導下,根據病人所患癲癇的發作類型‘對號入座’,選擇#!適當的藥物進行治療。否則,藥物選擇錯了,不但治療效果差,有時還會加重病情。這就像彈琴按錯了琴鍵,會給樂曲帶來噪音。你孩子患的癲癇類型是失神小發作,只能選擇針對小發作的藥物,而不能隨意買藥吃,否則將事與愿違。”聽了我的解釋,患兒父親頗有體會地說:“怪不得我孩子治療無效,原來服用抗癲癇藥還有個‘對號入座’的道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