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病患者基本都會選擇藥物治療,有些患者選擇了藥物治療仍然會有很多的疑問?選擇抗癲癇藥物是不是" />
癲癇病患者基本都會選擇藥物治療,有些患者選擇了藥物治療仍然會有很多的疑問?選擇抗癲癇藥物是不是就意味著會永遠的無法擺脫了呢?如何正確的選用抗癲癇藥物呢?中藥治療的效果會更好一些嗎?長期服藥會造成哪些危害呢?
癲癇病用藥是一個長期堅持的過程,癲癇患者不應在病情沒有發作時就停止了癲癇藥物,而復發時又在猛然加藥,在治療癲癇病這些都是不科學的做法,應該慢慢進行治療,就要求癲癇病患者一定要有耐心,并不意味著終身無法停藥。
癲癇病是一種突發性、短暫的大腦功能失調而引起的疾病,對癲癇患者進行早期治療十分重要。目前,控制癲癇發作的主要手段仍是服用藥物,然而在用藥物治療癲癇病過程中,癲癇患者及其家屬的心中會有哪些疑問呢?針對這些疑問專家又是看待的呢?
1、怎樣用藥才正確?
目前,常用的抗癲癇藥物有苯妥英鈉、苯巴比妥、撲癲酮、丙戊酸、癇健安、安定、硝基安定、乙琥胺等。選用何種藥物必須根據癲癇發作的類型來確定,開始癲癇病用藥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選用1~2種,然后再根據治療效果,進行用藥劑量的調整或藥物的更換。因為藥物發揮作用需要一個過程,所以調整或更換藥物必須要有充分的觀察時間,切不可操之過急。有些患者或家屬喜歡自己購買一些“新藥”服用,甚至將幾種藥物的使用劑量減小后同時服,認為這樣既可增強療效,又比較安全。其實這樣做往往事與愿違,因為只有少數患者才需要多種藥物同時服用,且必須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藥物和確定使用方法,否則將引起嚴重的毒副反應。
2、癲癇患者是否一定要用藥?
癲癇的特點是時發時好,不發作時與正常人無明顯差異。因此,許多患者不知道是否一定要使用藥物進行防治。需要明確的是,癲癇是一種腦部的病態現象,無論哪種類型,發作時患者都有意識不清,全身或局部抽搐,有時還伴有精神異常;嚴重的抽搐常會引起腦缺氧、腦水腫、腦細胞代謝紊亂;反復發作還容易發生性格改變以及心理異常,導致學習、工作發生困難,社會適應不良。抗癲癇藥物的作用正是控制并預防癲癇發作,除數年才發作1次,或一年發作1~2次的患者不必服藥外,其他患者都應在醫生的指導下及時接受藥物治療,以預防癲癇的發作。
3、能用中藥治療癲癇病嗎?
在古書中就已有利用中藥治療癲癇的記錄,隨著中醫藥研究的不斷深入,人們發現許多中藥對癲癇具有一定的療效,但其主要功效仍是控制發作,同樣需要長期服用。同時,不同的病情必須根據中醫辨證論治的理論選用不同的藥物,才能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因此,無論是中藥還是中成藥,也都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慎重選用。
4、長期服藥會產生毒性反應嗎?
絕大多數藥物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抗癲癇藥也不例外,尤其是長期服用,更容易產生毒副作用。一般較為多見的毒副作用是食欲減退、齒齦增生、容易疲倦等,每當出現這些情況,醫生會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一般并不難解決。少數屬過敏體質的患者,服藥后會出現皮疹、發熱等過敏反應,凡是這類患者,必須立即請醫生更換藥物。要避免長期服藥所引起的毒副反應,關鍵是要在醫生指導下正確選用藥物和嚴格掌握劑量,并定期檢查血象及肝腎功能。
5、
藥物需要服多久?
癲癇是一種慢性疾病,病程較長,且反復性很大。目前使用的抗癲癇藥物,絕大多數所起的作用只是控制發作,因此患者服用藥物需要堅持較長時間,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有些患者幾個月不發病,服藥就時斷時續,有的甚至擅自停藥,這樣很容易引起病情的嚴重反復,給治療造成更大的困難。如果患者能保持2~3年以上無發作,則可在醫生的指導下,在半年到一年內逐漸減少服藥劑量,隨后再完全停藥。對于正處在青春發育期的青少年患者,減少服藥量及停藥更應慎重,因為這一時期病情更容易反復,#!好延緩停藥。
抗癲癇病藥物的治療受到國際的重視,癲癇病患者及家屬的疑問也越來越多,根據這些疑問專家也作出了回答,那么關于抗癲癇病藥物副作用的影響,醫生也會讓其降到#!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