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病對于我們來說并不是罕見的,更多發病與小兒" />
癲癇病對于我們來說并不是罕見的,更多發病與小兒時期。作為媽媽該如何合理安排小兒癲癇病患者的日常生活呢?
教會孩子面對疾病和生活
父母是孩子的#$位老師?;純焊改噶己玫男膽B、獲得的關于疾病的準確信息和良好的治療計劃對孩子治療、享受童年的樂趣是至關重要的。父母對患兒的關心、愛護和心靈的溝通是#!重要的,它給患兒以戰勝疾病的勇氣和動力.把自己獲得的有關癲癇的信息盡可能多地告訴孩子,使孩子盡量去理解癲癇,并開始以自己簡單的方式管理自己。當孩子漸漸長大后,應該經常鼓勵他們,以增加患兒對自己的責任心。
平時,父母除了學習疾病的有關知識,配合醫生積極治療外,還要細心照料患兒的飲食起居,盡量避免一切誘發癲癇發作的因素,如感冒、暴飲暴食、疲勞過度、睡眠不足等。特別是家長要善于疏導患兒的心理不適,心平氣和地幫助他們解決問題,使日常生活保持在一個溫馨和睦的環境里。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適時告訴患兒病情:對患兒病情#)保密是有害的。家長應根據患兒年齡、理解力告訴他疾病的有關知識,消除孩子的誤解。應該著重指出,癲癇只是腦電活動紊亂的一個癥狀,短時間的抽風不會影響腦功能,即使是較長時間的抽風,在發作得到控制后也極少產生中樞神經的不可逆損傷。癲癇是可治之癥,把癲癇與智力低下劃等號是沒有科學依據的。同時讓患兒懂得吃藥的必要性,了解不規律服藥的危害性,使患兒養成習慣,自己管理自己。
(2)培養患兒自尊及獨立的意識和社會責任感:教育已經懂事的患兒正視現實,要有勇氣戰勝恐懼,保持樂觀、向上的心態,積極配合治療,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和優勢,使生活更美好。鼓勵患兒參加各項有益活動,做其能做到的事情,增強自我意識,克服羞怯、無能感的心理狀況。一般來說,拋棄“過分保護”的觀念,避免強調發作的復發性對于減輕患兒的心理障礙有一定幫助。同時,應該讓患兒逐漸認識到服藥與治療是自己的責任與義務,是其#!基本的社會責任感。
(3)盡量安排患兒在普通學校就讀:絕大多數小兒癲癇無明顯智力障礙,可以在普通學校讀書。家長要親自與學校聯系,讓老師了解患兒的發病及治療情況,取得老師和同學的同情、理解、關心和照顧;同時,使患兒在集體生活中認識自我,增強社交適應能力。
絕大多數小兒癲癇患者的學習能力和其他同齡兒童一樣,許多患兒學習很好。但有些患兒學習能力下降,如果懷疑孩子在學習方面比較費勁,應該告訴老師和醫生,并尋找原因,有時學習困難與癲癇無關,但有時是相關。
一般情況下小兒癲癇患者的智力下降是輕度的,并且能夠很快克服,但有時智力下降持續時間較長且較嚴重。如果患兒學習能力明顯落后于同齡兒童,應該考慮將孩子送到特殊教育學校就讀。
有的家長認為孩子在特殊教育學校就讀,自己感到不體面。事實上,由于特殊教育學校有一套完整的針對智力障礙兒童的教育方法,孩子可以獲得更多的幫助,提高學習能力和自立能力,減輕家長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