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小朋友會有愣神、眨眼、咂嘴、吞咽等“小動作”,有的還會在做動作時突然呆住,甚至" />
很多小朋友會有愣神、眨眼、咂嘴、吞咽等“小動作”,有的還會在做動作時突然呆住,甚至頻繁跌倒。廣州有醫學專家表示,家長要警惕小孩患上癲癇的可能,而這些癥狀與大部分老百姓理解的“羊癲瘋”差很遠,因此常被忽視。癲癇發現得越早,造成的腦損傷越小,治愈的希望也越大。
13歲的小敏來自廣東省肇慶市,自7歲起患上一種怪病,不定時出現愣神、精神恍惚或突然倒下睡著等表現,對別人的呼喊無反應,還常常毫無預兆、不能控制地突然跌倒,十余秒鐘后自己又恢復正常,這些癥狀反復出現。據小敏的老師描述,她發病頻繁時一節課可以跌倒3、4次,常常摔得鼻青臉腫,全身各處傷痕累累。剛發病時,她幾個月發作一次,后來一天十余次頻繁發作。小敏父母帶她輾轉多家醫院也未獲得明確診斷,最后來到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神經內科就診,該科主任呂田明明確診斷小敏患上了癲癇。
據呂田明介紹,經常出現“發愣”及莫名其妙反復跌倒的幼兒很可能患上了兒童失神癲癇。該病是癲癇中的一種特殊類型,該病好發于4~8歲的女孩,與遺傳因素有很大關系,占全部癲癇患者的5%~15%。未發病時,看不出他們的發育有何異常,似乎跟普通人無異樣,且普通身體檢查也查不出異常。與大部分老百姓理解的“羊癲瘋”癥狀不同,這些患者發病時表現為突然“發呆”,正在進行著的動作中斷,還可伴有雙眼上翻。患者如果在講話,言語會變慢或終止,如果在走路則可能突然站立不動、呆若木雞。在進食時,他們夾著食物的筷子在送往口里的中途突然停住,對問話不能作答。小部分患者還可出現反復發作、不可控制的突然跌倒,多持續十余秒鐘后自己就可以恢復正常。
呂田明介紹了一些常見的小兒癲癇癥狀——
突發性嘔吐:小孩有時候會突然想要嘔吐,嘔吐之后會恢復正常癥狀,跟平時沒有什么不一樣。這種現象常常被忽略,導致癲癇疾病被耽誤。
哭笑無常:癲癇疾病是一種精神疾病,會對人體的大腦造成非常大的影響,在病發時常常會影響孩子的情緒,導致哭笑無常。很多家長由于對疾病知識的不了解,認為這是小孩的正常現象,其實這種情況應該警惕,突然咯咯地笑起來,笑一陣后突然停止,這種表現就有可能是兒童癲癇病早期癥狀。
“小動作”多:癲癇頻繁發作會影響孩子的腦發育,使其身體、情緒、認知能力、行為能力等出現異常,如愣神、眨眼、咂嘴、吞咽等,這些看起來持續幾秒鐘的平常“小動作”可能就是癲癇的早期癥狀。
呂田明解釋說,癲癇不是不治之癥,尤其是在兒童時期,發現得越早,造成的腦損傷越小,治療后復發越少,治愈的希望越大,因此家長們應留意孩子的日常行為,如發現以上癥狀,一定要及時送往醫院接受檢查和治療。目前,腦電圖檢查是診斷癲癇的#!重要的手段,懷疑癲癇的病例均應進行腦電圖檢查,規范化的腦電圖檢查可使癲癇診斷的準確率明顯提高。
在治療上,呂田明提出要正確合理用藥,及時調整劑量,療程要足夠長,停藥的過程要慢,必要時對所用藥物進行療效評估和血藥濃度監測。
他特別提醒,切忌亂服藥物及不規范用藥,“如能接受抗癲癇藥物治療,70%~80%的癲癇患者可以控制癲癇發作,其中60%~70%的患者經過2~5年的治療可以停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