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資料顯示:癲癇病人的性格往往會出現兩極性,一方面表現以自我為中心,固執、自私、易激惹、急躁" />
臨床資料顯示:癲癇病人的性格往往會出現兩極性,一方面表現以自我為中心,固執、自私、易激惹、急躁、兇狠、挑剔、記憶、氣量狹窄、拘泥小節。一方面可表現為循規蹈矩,過分客氣、溫存恭順。可表現為其中一種傾向,或在不同時間里以某一種傾向較為突出。
癲癇病人為什么會形成這種性格呢?
在部分公眾心里,癲癇的癥狀與智障、精神錯亂等同,癲癇患者受到不同程度的歧視和誤解,正因為如此,大多數癲癇病人因為患癲癇病會感到恥辱,加上對癲癇發作的恐懼以及長期服用抗癲癇藥的壓力,也給患者造成過重的心理負擔,致使癲癇病人產生悲觀心理,對生活喪失信心。
癲癇病人的心理在很大程度上作用于癲癇病人的性格,由于上述一些對癲癇錯誤的認識而致使癲癇病人產生的社會心理問題很容易導致癲癇病人形成一些負面消極的性格,主要表現為:
因癲癇不分時間、地點發作,患者易形成病態心理,產生嚴重的自卑;而周圍的人有意無意間給患者造成心理傷害,即使是親朋好友對其的過分照料、保護,也會使患者產生自卑感。因癲癇病人有時會覺得工作、生活、學習等方面都要受到一定的限制,不能和正常人一樣了,于是便陷入孤獨,不愿和大家在一起,不愿參加集體活動,喜歡一個人呆著。
這本身就是一種發病因素,一旦患了癲癇,憂郁的特征就更加明顯,心理負擔加重,心情不暢,時間稍長,會形成較嚴重的精神抑郁癥,給患者造成生活痛苦,也會影響治療效果。由于上述幾個特征,是患者產生悲觀情緒的一個原因。癲癇是一種難治的病,長時間治療,對患者身心都造成了嚴重傷害,動搖了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甚至使患者產生絕望心理。
癲癇病嚴重影響著患者的身心健康,這對癲癇病人性格的形成是一種很不利的,保持健康的心理和生活方式,可以使癲癇病人更快的恢復。因此,對于癲癇病人應給予正確的心理輔導,或者到癲癇病及時治療,避免他們的性格扭曲,造成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