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病一直被大家認為不能#@的@&,#!好的治療結果是癲癇長時間不發作。其實不是" />
癲癇病一直被大家認為不能#@的@&,#!好的治療結果是癲癇長時間不發作。其實不是的。現在的癲癇治療技術已經很發達了,對于癲癇的診斷也都很完善。既然這樣,癲癇怎么進行診斷呢?
癲癇的具體診斷標準1、病史及臨床表現:癲癇患者就診時往往是在發作后,而體檢時大多數無異常的表現,因此病史采集是十分重要的。除單純部分性發作外,患者本人很難表述發作過程,還需向家屬或目睹了解整個發作過程,包括發作的環境、時間、發作姿態、面色、聲音、有無肢體抽搐以及發作是否突然發生、突然終止,持續時間短暫。這就要求病人及親屬一定要密切配合醫生,盡量按時間順序,進行系統、準確、全面、真實的陳述。尤其是首發癥狀、開始抽搐的部位及癥狀發生順序,對癲癇病灶定位極有價值,#!早出現的癥狀#!具有定位意義。
癲癇的具體診斷標準2、腦電圖:腦電圖是診斷癲癇重要的輔助診斷依據。結合多種激發方法,特殊電極、長程或錄像腦電圖,陽性率在80%以上。即便再發作間歇期,50%以上的癲癇患者仍有異常的腦電圖,表現為棘波、尖波、棘—慢復合波,或爆發節律等,并對局限性癲癇的定位有重要意義。但1%—3%正常人可有癇性放電,癲癇發作間歇期相當數量的患者腦電圖正常,因此不能僅依據腦電圖診斷或排除癲癇。
癲癇的具體診斷標準3、“NGC超低頻點位祛癇體系”通過腦漲落點位圖儀準確檢測并快速計算受損膠質細胞活躍度、計算膠質細胞增生速度、計算神經遞質失衡比率,綜合分析膠質細胞活化和增生,找出真正致癲原因。
癲癇病中醫診斷
1、風痰閉阻:
證候:發病急驟,病史較短,發作前可有先兆,如眩暈、肢體麻木、身體局部抽動等,發作時突然跌仆,啼叫,不省人事,強直抽搐,口眼相引,小便失禁,痰聲漉漉,涎沫較多,發作后神識昏朦,困倦多睡。也有短暫神志不清,或精神恍惚,動作漠然,而無抽搐者。舌苔白膩,脈多弦滑。
證候分析:眩暈、肢體麻木、身體局部抽動等癥,均為風痰上逆之先兆癥狀。肝風挾痰很快上至巔頂,因而迅即癇證大作,痰蒙清竅,神不守舍,因而不省人事、小便失禁;強直抽搐,口眼相引,皆為風象;風痰上涌因而口吐涎沫,痰聲漉漉;痰濕蒙蔽清竅,因而發作后還可神識昏朦,困倦多睡;如痰濁不重,偏于風者,可僅有短暫神志不清或精神恍惚,動作漠然,忽至忽過。
2、痰火內盛:
證候:平素情緒急躁,心煩失眠,大便秘結,內熱口臭,咯痰不爽。發作前可有頭痛、胸悶。發作時卒倒叫吼,不省人事,牙關緊閉,兩目上視,強直抽搐,氣粗痰鳴,口吐涎沫或血沫,身熱,舌紅苔黃膩,脈弦滑數或浮數。
證候分析:肝火偏旺,因而平素情緒急躁,心煩失眠,大便秘結,內熱口臭,火動生風,煎熬津液,結而為痰,且咯痰不爽;痰熱壅盛,故有胸悶,頭痛之癥;痰火上竄,神明受擾,則卒倒叫吼,不省人事,且牙關緊閉,兩目上視,強直抽搐,氣粗痰鳴,身熱;舌紅苔黃膩,脈弦滑數或浮數;均為肝火痰熱偏盛之征。
3、脾虛痰濕:
證候:平日倦怠乏力,胸悶,眩暈。發作時面色晦滯或晄白,四肢厥冷,神識昏朦,蜷臥拘攣,或抽搐頻發,嘔吐涎沫,啼聲低怯。苔白膩,脈滑細。
證候分析:脾胃陽虛,濕痰內蘊,因而平日倦怠乏力、眩暈、胸悶。陽氣不足,無以溫煦肢體,故發作時面色晦滯、四肢厥冷、啼聲低怯。痰濕蒙蔽清竅,因而神識昏朦、拘攣、抽搐。舌淡胖,苔白膩,脈滑細,乃脾陽不足之象。
4、髓海虧虛:
證候:癲癇頻繁發作,神思恍惚,面容憔悴晦暗,失眠,健忘,頭暈目眩,腰膝酸軟,神疲乏力。苔薄膩,脈細弱。
證候分析:由于癲癇反復發作、導致髓海虧虛,因精氣虧耗,心肝腎俱虛,故出現健忘、失眠,頭暈目眩,腰膝酸軟,神疲乏力,脈象細弱。
5、瘀阻脈絡:
證候:多有頭部跌撞、腦部受傷史,或癲癇日久不愈。平時可有頭痛、精神抑郁、肢體麻木或頭面麻木等。發作時癥狀較固定,抽搐或全身或局部。發作后常頭痛,舌質紫黯或瘀點,苔薄白,脈澀或弦緊。
證候分析:頭部外傷,血苑于腦、瘀阻腦絡,久病人絡等均可引起頭痛,且痛有定處。脈絡瘀阻,可引起麻木。發作時抽搐也較固定不變,發作后頭痛較明顯,舌紫黯或有瘀點,苔薄,脈澀,為血瘀之征。
癲癇的診斷很重要,需要患者慎重對待,如果有能力的話#!好去正規的醫院進行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