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失神發作可以使用中藥治療嗎?辨證論治是中醫治療的特色,對癲癇病人應根據不同" />
癲癇失神發作可以使用中藥治療嗎?辨證論治是中醫治療的特色,對癲癇病人應根據不同證候予以相應治療。由于癲癇的臨床表現十分復雜,因此在辨證時要首先辨清病情之輕重、證候之虛實、標本之緩急。
而判別病情的輕重取決于兩個方面:
一、是病程持續時間之長短,一般持續時間長則病重,短則病輕;
二、是發作間隔時間之久暫,間隔時間短暫則病重,間隔時間久則病輕。
輕者僅有呆若木雞、不動不語、不聞不見等表現而無抽搐,或短暫眼睛上翻,或兩眼上視,手中物件突然落下而不知,或頭突然傾下復又迅速抬起,經數秒或數分鐘即可恢復,有的患者對當時發作情況完全不知。
重者來勢急驟,卒然號叫,抽搐流涎,小便自遺,昏不知人,蘇醒后對發作情況一無所知,常遺有頭昏、乏力、懶言等。一般間歇期或久病不愈多虛,發作期多實;癇病之痰火擾神、風痰閉竅、瘀阻腦絡屬實;而血虛風動、心脾血虛、肝腎陰虛屬虛;陽癇發作多實,陰癇發作多虛。一般痰濁、瘀血為標,正氣虧虛為本。
1、發作期
癥狀:病發前多有眩暈、頭痛且脹、胸悶乏力、喜伸欠等先兆癥狀,或無明顯癥狀,旋即仆倒,不省人事,面色潮紅,紫紅,繼之轉為青紫或蒼白,口唇青紫,牙關緊閉,雙目上視,頸背強直,四肢抽搐,口吐涎沫,或喉中痰鳴,或發怪叫,甚則二便自遺。移時蘇醒,除感疲乏、頭痛外,一如常人,舌質紅,苔多白膩或黃膩,脈弦滑或弦數。
治法:急以開竅醒神,繼以瀉熱,滌痰,熄風。
方藥:急以針刺人中,十宣,合谷等穴以醒神開竅。或以清開靈注射液靜脈滴注,或灌服黃連解毒湯,方以黃芩、黃連、桅子瀉上、中、下三焦之火,或以此湯送服定癇丸,方中竹瀝、貝母、膽南星苦涼性降,用以清化熱痰;半夏、茯苓、橘皮、生姜相合,用以燥濕化痰。
2、休止期
癥狀:急躁易怒,心煩失眠,咯痰不爽,口苦咽干,便秘溲黃。病發后,諸癥加重,甚則徹夜難眠,目赤,舌紅,苔黃膩,脈多沉弦滑而數。
治法:清瀉肝火,化痰寧神。
方藥:當歸龍薈丸方以龍膽草、青黛、蘆薈直入肝經而瀉肝火,大黃、黃連、黃芩、黃柏、梔子通瀉上、中、下三焦之火,尤以大黃推陳致新,降逆而不留邪,以化痰散結;配以木香、麝香走竄通竅而調氣,使清熱之力益彰;又恐苦寒太過,以當歸和血養肝。諸藥相合,使諸火得瀉,氣血宣通,陰陽調順,神安志寧而病向愈,本方當加茯苓、姜半夏、橘紅健脾益氣、化痰,以助藥力。
癲癇失神發作可以使用中藥治療嗎?上述各證的處方中,加入適量全蝎、蜈蚣等蟲類藥物,以熄風解毒、活絡解痙而鎮癇,可提高療效,一般研粉,每服1~1.5g,每日2次為宜,小兒酌減。再者本病的發生與氣血瘀滯有關,尤其久病和外傷者,適當加活血化瘀之品實屬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