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epilepsy)是大腦神經元突發性異常放電,導致短暫的大腦功能障礙的一種" />
癲癇(epilepsy)是大腦神經元突發性異常放電,導致短暫的大腦功能障礙的一種慢性疾病。癲癇病以其病因復雜,治療時間長,易反復發作等特點而著稱,患有癲癇病后,要積極配合醫院醫生的治療,在治療癲癇病時,不要急于求成,而聽信一些小廣告和江湖偏方,以走入治療癲癇病的誤區。
癲癇病的治療誤區
一、不注意發作誘因的預防,導致意外
癲癇發作常有明顯的誘因,如過度疲勞、情緒緊張、吃的過飽、患了感冒等。作者曾遇一10歲患兒,其母望子成龍心切,對已控制發作1年的兒子除要求完成常規學校課程外,還令其參加數學、作文、英文等補習班,有時周日補習6小時,中午只休息半小時,比上課還忙。終于某天以緊張、勞累為誘因重新犯病,這次長達3小時,經醫院急救方轉危為安。
二、不問癲癇病的病因,癲癇發作類型,一律苯妥因鈉
這種情況多見于農村廣大地區及邊遠山區。有的是醫生開的,有的是家長買的,殊不知由于癲癇發作類型多,確診必須有臨床發作及腦電圖表現,僅僅診斷癲癇是不夠也不精確的,還要確定是何種類型,再根據發作類型有的放矢地選擇抗癲癇藥。藥選對了療效佳;選錯了療效差,甚至無效。因此,盡管苯妥因鈉是一種對大發作行之有效的老藥,目前仍在沿用,但對小發作肌陣攣發作無效,且小兒治療量、中毒量相近,副作用也較多,因此,3歲以下小兒不宜用或慎用。
三、自行減藥、停藥,導致更重的發作
有些家長看到孩子停止發作一個階段(實際是發作間歇期)便急于停藥或減量,理由是害怕藥物副作用,但是家長不考慮抽搐造成的更為嚴重的損傷。抗癲癇藥必須逐漸停藥,減量期至少半年,這樣,才能減少復發,繼發性癲癇尤應遵循此項原則。突然停藥極易誘發癲癇持續狀態,抽風長達半小時、1小時以上,可造成腦損傷,神經系統后遺癥如肢癱、智力低下等,癲癇病人的心理急切而結果多是“欲速則不達”。正確的做法是在醫生指導下治療癲癇病,用藥2~5年,逐漸停藥,定期復查。
四、輕信廣告,用藥不科學
廣告本是推銷商品的一種手段,應嚴格遵守廣告法,實事求是地予以推薦,但當前有些廣告以夸張的宣傳博取患兒家長的信任。患兒家長對廣告應有個調查,調查后再慎重選擇,但有不少人見廣告就信,吃一段藥,不好再換一種,有的患兒竟換藥7~10種,療效不佳,這是不科學用藥的必然結果。
通過上文我們得知了癲癇病患者易走入的四大誤區,希望對您或您身邊的朋友有所幫助。一旦患了癲癇,一定要及早的去大型的、正規的醫院檢查治療,在醫院醫生的幫助下,制定合理的方案。此文僅供參考,如仍有問題,歡迎咨詢本網站的在線專家。
癲癇 http://yi.qianlong.com/xlzx/dianx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