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病是一種突發性的慢性疾病,容易被誤診也治療起來也很費時。所以遇早治療遇好。
癲" />
癲癇病是一種突發性的慢性疾病,容易被誤診也治療起來也很費時。所以遇早治療遇好。
癲癇病會讓很多孩子失去了童年的天真笑臉、癲癇病讓很多年輕女性失去了做媽媽的機會、癲癇病讓他們的生活和工作充滿了恐慌……癲癇病給他們帶來的痛苦真的讓他們有苦難訴,如何對待此病呢?其實很簡單,對待癲癇病#!好的方法就是及時治療。
專家指出,治療癲癇病的方法很多,很多朋友在試過了很多方法后還是選擇了放棄,為什么呢?這種情況原因出在哪里呢?其實,很多細節在起著微妙的作用。例如,很多病人對服藥都漫不經心的,有時候會忘掉,像這樣“偶爾一次”的忘記服藥,就有可能會讓血中藥物濃度不夠而導致癲癇病發作。下列幾個事項很重要:
1、每天服用足夠的藥量。有很多病人自作聰明,過份擔心藥物的副作用,卻又不與醫生討論,而擅自減藥,結果使有效的血中藥物濃度下降,導致發作。
2、不可隨便合并使用其它藥物。包括胃藥、退燒藥、止痛藥、抗生素、鎮靜劑、感冒藥、消炎藥,這些藥物可能會干擾腸胃的吸收或對代謝上造成影響,此外,也可能直接影響腦部神經細胞而導致發作。所以,除非感冒的癥狀很難過才吃藥,否則能不吃感冒藥就不吃,至于其它的病痛也一樣,不必急于服藥,但是需與醫生討論。
3、合并使用其它抗癲癇藥物要小心。有時單一抗癲癇藥物,無法達到理想的控制癲癇病發作,臨床上不得不合并使用第二種或第三種抗癲癇藥物,由于抗癲癇藥物彼此間會有干擾,有時候加了第二種藥物后,可能會讓癲癇發作加劇,或使副作用變得更厲害,這些情形都應該仔細記錄下來與醫生討論。
4、辨認是否確實“有或無癲癇病發作”。由于在癲癇病發作時,病人常合并意識障礙,所以,病人要有高度警覺,任何短暫或瞬間的恍惚情形,都要小心探究。有時候需要朋友幫忙注意與記錄,如此才能夠協助病人確定是否有癲癇病發作,以便提供醫生作為調整適當藥物的參考。
5、注意并記錄下服藥后的副作用。抗癲癇藥物與一般藥物一樣,也可能引起一些副作用,而副作用的發生,有的是與劑量有關,有的是體質過敏反應。比較值得擔心的是過敏反應,包括皮膚紅疹、皮膚癢、皮膚潰爛、粘膜潰爛、白血球數降低、再生不良性貧血等。一旦有過過敏反應,您一定要將它記錄下來,并且告訴醫生,以免再度服用該種藥品。
所以,癲癇病治療要想取得好的效果,盡靠醫生單方面的努力是不夠的,很多時候我們要靠自己,認清病情。在家屬、朋友、同事的支持與協助才能取得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