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病史是癲癇診斷關鍵。都知道癲癇病具有遺傳性,癲癇病患者治療時,醫生首先會問是否有癲" />
癲癇病史是癲癇診斷關鍵。都知道癲癇病具有遺傳性,癲癇病患者治療時,醫生首先會問是否有癲癇病史。由此可知癲癇病史對癲癇病診斷十分重要。下面請看專家為大家介紹為什么癲癇病史是癲癇診斷的關鍵?
一、首次發作的年齡:有相當一部分癲癇發作和癲癇綜合征均有特定的起病年齡范圍。
二、大發作前是否有“先兆”:即剛要發作前的瞬間,病人自覺的#$個感受或表現,這實際是一種部分性發作。許多病人及家屬來就診時,往往重點敘述強直陣攣性發作的情況,而對大發作前的先兆癥狀只字不提,從而誤導臨床醫生作出全面性發作的診斷。
臨床上對于強直陣攣性發作的病人,尤其是成人患者,均應詳細詢問發作前是否有“先兆”,#!常見的先兆如惡心、心慌、胃氣上升感、害怕、似曾相識感、幻視或幻聽、一側口角抽動等。但在嬰幼兒往往不能或不會表述,這時主要觀察其發作前的行為表現,如:驚恐樣、恐懼的尖叫聲、向母親跑去、或突然停止活動等。這些表現往往是十分模糊的,但在發作前規律地出現,則提示這種發作可能有局灶的起源。發作前不變的先兆不僅有助于診斷部分性癲癇發作,而且對病灶的定位也非常重要。
三、發作時的詳細過程:發作好發于清醒狀態或者睡眠狀態,發作時有無意識喪失,有無肢體強直或陣攣性抽搐,有無摔傷以及大小便失禁等,表現為一側肢體抽動還是兩側肢體抽動,頭部是否轉向一側或雙眼是否斜向一側等,發作的持續時間,發作后的狀態,是否有頭痛、嘔吐、發作后譫妄狀態及Todd氏麻痹。
四、有幾種類型的發作:一些病史較長的患者可能僅敘述最近一段時間的發作情況,或重點敘述發作較嚴重的表現,而對以前的發作或發作較輕的表現很少提及,這必然影響臨床醫生對總體病情的評估及癲癇綜合征的正確診斷。一般需詢問早期發作的表現,后來的發作形式有無改變,和最后一次發作的表現,因為最近的發作記憶#!清楚。
五、發作的頻率:平均每月或每年能發作多少次,是否有短時間內連續的叢集性發作,#!長與#!短發作間隔等。尤其近1~3個月的每月發作頻率。既可評估發作的嚴重程度,也可作為今后治療評估療效的較好基礎。
六、發作有無誘因:如睡眠不足、過量飲酒、發熱、過度疲勞、情緒緊張以及某種特殊刺激。女性是否與月經有關,這對鑒別診斷、治療和預防均有益。如連續熬夜數日健康人也可能引起抽搐發作,不要過早下結論,應繼續隨診。
溫馨提示:通過專家的介紹,相信您已經了解了,任何疾病的治療都是宜早不宜遲,越拖延,病情越嚴重,治療難度和治療費用也會相對增加,建議患者要及早治療,以免延誤了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