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譚(化名)16歲,一次意外讓這個如朝陽般年紀的他腦部神經受到嚴重損傷,受傷后半個月開始出現突然驚叫而后昏倒,不省人事,經常出現兩目向右上方斜視,嘴角向右側抽動,肢體強直,喉間痰鳴,面唇青紫,小便失禁,每次發作時間約2-3分鐘,發作過后意識逐漸恢復。經檢查診斷為癲癇病。父母為了治好孩子的病,讓這個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加窘迫。
這些年來,父母的愿望就是小譚的病能夠早日康復。在小譚的患病期間父母帶著他踏上了遙遙無期的癲癇治療之路。剛開始的時候治療還是有一些效果的,但好景不長癲癇還是會再次復發。于是長期的病痛折磨將這個本來開朗自信的孩子變得沉默寡言,失去了往日的活潑開朗。
為了治療孩子的病,父母帶著小譚跑遍了全國大大小小的醫院,吃過中、西藥物,可錢是沒少花,病卻毫無起色。百般無奈之下,父母通過各種渠道聽到或看到一些治療癲癇的偏方,于是帶著小譚千里迢迢的去就診,花了很多錢,開了很多藥,可仍然沒有任何起色,家中積蓄已然不多,看到孩子受盡病痛折磨,父母也心如刀絞,夜不能寐,只能暗暗留下無奈和辛酸的眼淚。
后來,小譚的父母無意得知了黑龍江中亞癲癇病醫院,在了解了一些詳細情況后,小譚的父母就滿懷期待的帶著孩子再一次踏上了治病的旅程。
來到醫院,熱情的導診護士帶著小譚一家去排隊掛號,排到了小譚,梁文龍主任給小譚做了詳細的檢查,并為他制定了全新的治療方案。
在治療了一段時間后,小譚發病的次數明顯減少了,病情逐步穩定,也無其他不良反應,半年后院復查,小譚已經可以正常學習,生活,并且直到現在再未發作,父母看著孩子茁壯成長,欣慰的再次留下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