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們周圍出現的癲癇病的患者越來越多,醫療上也隨之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治療方法及藥物,藥物" />
隨著我們周圍出現的癲癇病的患者越來越多,醫療上也隨之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治療方法及藥物,藥物治療相對來說比較簡單容易,所以大部分患者選擇藥物治療,藥有許多類型,是針對治療不同類型的癲癇病的,不能盲目服用,否則會加重病情,下面就講解一些關于治療癲癇藥物的種類。
癲癇病的藥物都有哪些:
1、巴比妥類:苯巴比妥、去氧巴比妥、甲基巴比妥等,增加抑制性氯離子內流而發揮抗驚厥作用,同時也是鈉通道阻滯劑.應用于強直-陣攣發作、部分性發作、新生兒癲癇、癲癇持續狀態等,這些狀態一般首選巴比妥類。
2、乙丙酰脲類:苯妥英鈉、甲妥英、乙妥英等。其中苯妥英鈉是代表,主要作用機制是鈉通道阻滯劑,阻斷神經元反復放電,減少強直后電位。適用于強直-陣攣發作、部分性發作,但可以加重失神發作。靜脈劑型用于癲癇持續狀態。但苯妥英鈉由于抗癲癇譜窄、治療量和中毒量相近、對認知影響大、藥物間相互作用明顯,對胎兒容易導致畸形,所以近年來的使用逐漸減少。
3、雙鏈脂肪酸類:丙戊酸鈉、丙戊酸鎂、癲癇安等。丙戊酸具有多重抗癲癇作用機制,對原發性全身發作各種類型有效,如強直-陣攣、失神、失張力、肌陣攣;對部分性發作有效,同時可以用于預防高熱驚厥。靜脈型可用于癲癇持續狀態的救治。丙戊酸鈉的優點是抗癲癇譜廣、對各種類型的癲癇均有效,過敏反應少、對認知影響小,無肝酶誘導作用。缺點是女性病人使用后可能出現月經失調、多囊卵巢,增加嬰兒畸形的機率。
4、琥珀酰亞胺類:乙琥胺、甲琥胺等。主要用于失神發作,而對其他類型癲癇的效果比較差。
5、苯二氮類:地西泮、硝西泮、氯硝西泮、氯勞拉西泮等。氯硝西泮主要用于嬰兒痙攣癥、肌陣攣發作、失張力發作、對典型失神發作起到輔助治療。
6、亞氨基苷類:卡馬西平、奧卡西平。主要作用機制是阻斷鈉離子通道、抑制神經元放電、穩定細胞膜,從而發揮抗癲癇作用。適應證:用于部分性發作,包括簡單部分性和復雜部分性發作;部分性發作繼發強直-陣攣發作。可加重肌陣攣發作和不典型失神。常見的不良反應有皮疹、白細胞減少、低鈉血癥。導致畸形性相對苯妥英鈉、丙戊酸鈉要小。
7、磺胺類:乙酰唑胺、唑尼沙胺等。
8、新型抗癲癇藥物:奧卡西平、拉莫三嗪、托吡酯、左乙拉西坦。
以上就是對于“治療癲癇病藥物有哪些”的介紹,這些物藥都是針對治療不同癲癇使用不同的藥物,但是最后用藥患者要聽從醫生的,不能私自用藥,換藥或停藥,否則不但治不好癲癇病,還會給病情雪上加霜,給治療難度加大,因此以上這些藥物要正確服用,最后祝愿癲癇病患者早日恢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