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問病
@朋朋媽媽:" />
網絡問病
@朋朋媽媽:我兒子今年6歲了,半年前的一個晚上,他剛入睡一會,我輕輕進他房間時突然發現他右邊的臉部及嘴角抽動了起來,還有口水從嘴角邊流出,持續了大概30秒左右后,又繼續安然無恙地入睡了。我很擔心,第二天就帶他去醫院,結果醫生看了后說是缺鈣引起的,補補鈣,多注意休息就沒事了。之后我也沒怎么在意了。可最近一天晚上,我又無意中發現孩子再一次出現了跟之前相似的癥狀,只是除了上次的癥狀外,他還出現了右側手腳的抽動,我著急地搖晃叫喚他,可任憑怎么叫孩子都沒什么反應,持續了大概3分鐘左右才緩解。第二天,我們帶孩子去一家專科醫院神經康復科,結果醫生判斷孩子的這個癥狀可能是癲癇發作的表現,待完善相關檢查后才能確診。作為家長,我很擔心,孩子怎么會患上癲癇?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康復科羅鑫剛醫師、常燕群博士:這屬于兒童期常見的一種良性癲癇,是中央顳區棘波的小兒良性癲癇,只要堅持服藥,絕大多數還是可以控制的。
中央顳區棘波的小兒良性癲癇,是小兒癲癇中常見的一種類型,大約占小兒癲癇的15%-20%,大多在5-10歲間發病,其中以9-10歲#!多見,多與遺傳有關,患兒往往可追溯到有癲癇家族史。
其發作和睡眠有明顯相關,約51%-78%的患兒是在夜間睡眠中發作的,大多數于睡后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之內發生或晨起清醒前發作,少數在清醒及睡眠中均有發作,也還有少數只在白天發作,但發作常為午睡或困倦時。
伴中央顳區棘波的小兒良性癲癇在發作時可出現口咽部感覺異常及運動性發作兩個方面,前者主要表現為患兒清醒時有口干,舌、頰內側面、咽部刺痛感或窒息感,流涎是一個很普遍的現象,可聽見喉頭咕咕作響。運動性發作開始時表現為口唇及舌的抽動,下頜關節不能張開,舌強制性收縮,這時患者表現為不能說話,但此時他們的意識還是正常的,能聽到周圍人說話,只是不能答話,于是常常被家人誤認為意識喪失;隨后,患兒出現面部肌肉抽搐,抽搐常從半側面部開始,往往是半側面部眼及口角的抽動,然后逐漸擴展到同側上下肢陣攣性抽動,這個時候患兒的意識仍未完全喪失;再接著,陣攣可發展為全身抽動,此時患兒的意識也喪失了。
大多數患兒每次發作持續的時間很短,極少數患兒呈部分性發作持續狀態,而且在發作的次數上也是差異很大,10%~20%的患兒僅有一次發作,部分小兒開始時發作較頻繁,以后每年發作1-2次,還有約6%-20%的患者是會頻繁發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