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癲癇病是日常生活中時常都可能接觸到的病例,#!容易發病群體是老年人和新生小孩,抵" />
眾所周知癲癇病是日常生活中時常都可能接觸到的病例,#!容易發病群體是老年人和新生小孩,抵抗力弱是導致癲癇病出現的身體前提,癲癇病非常容易發作在老年人身上是存在一定科學依據的,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存在很多癲癇病的誘發因素,如果老年人沒有注意積極避免就容易受到癲癇病發作的影響,老年人一旦受到癲癇病的影響就會出現很多危害,所以說了解老年人發作的病因,做好癲癇的預防工作刻不容緩,目前醫學中有中醫和西醫2種不同的醫療方法,對此癲癇中醫怎么治療?
(一)針灸體針
取穴:主穴:背三針、鳩尾、筋縮、腰奇、間使、額三針、豐隆。配穴:中脈、照海、神門、關元、三陰交、足三里、太淵、三沖、膻中、血海。治法:以主穴為主,每次酌情選用4~6穴,背上針取0.6~1.5寸芒針循督脈透刺,如神道透陽關,神道透大椎,腰奇透陰關,進針后中等頻率(120次/分)捻轉1分鐘。額三針為雙側眉沖穴沿膀胱經透刺二針,取此連線為底邊的等腰三角形,另一頂點沿督脈透針,余穴邪實用瀉法,體虛用補法,留針15分鐘,每日1次或隔日1次。療效:經上方治療124例,配合三元辨證療法,顯效85例,有效28例,無效11例,總效率為91.06%。
頭針取穴:癲癇穴,頂中線,額中線,頂旁線,枕上正中線,顳后斜線。癲癇穴位置:風池內1寸上1寸,斜方肌盡頭處。治法:進針后用G-6805治療儀通低頻脈沖電30分鐘,發作嚴重者可適當延長通電時間。通電以麻感達到前額為好,亦可在腦電圖病灶部位進行針刺通電,隔日1次。
穴住埋線:取穴:主穴:脊中、筋縮。配穴:大椎、長強、膻中、中脘、氣海、內關。治法:每次選1個主穴,辨證選用1~2個配穴,主穴常規消毒后,切開皮膚,用3號羊腸線3厘米埋人,不縫合,配穴用18號穿刺針埋線,每次埋線為一療程,每療程3個月。療效:用此法治療816例,顯效678例,有效138例,總有效率為10O%。大多數患者埋線1~4次。
(二)口服中藥
口服中藥較多,效果也不盡相同,中藥講究“對癥施治”,同一種藥不可能適合所有的癲癇病患者,長期的臨床實踐證明。
(三)常用中藥
石菖蒲:辛、苦,溫,歸心、胃經,化濕開胃,開竅豁痰,醒神益智。用于脘痞不饑,噤口下痢,神昏癲癇,健忘耳聾,是#!常用的抗癲中藥。馬蹄香:味微辛、苦、甘、淡,氣香,性平,無毒,入肝、腎、小腸、膀胱經,內服利尿通淋、熱鎮驚、解暑、消風散氣、去積、活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