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是由于大腦神經元異常的超同步化放電引起突然、短暫和反復的腦功能的紊亂,表現為運動" />
癲癇是由于大腦神經元異常的超同步化放電引起突然、短暫和反復的腦功能的紊亂,表現為運動的、感覺的、意識的、行為的和自主神經等一種或多種腦功能障礙。目前,我國約有650-900萬癲癇患者,而且每年以25-35/10萬人的速度遞增。
隨著現今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車已經成為許多家庭的日常生活必需品之一。那么,對于癲癇患者而言,一個極為重要問題就是:癲癇患者能開車嗎?
田宏博士表示:“由于癲癇發作特征為突發性、多樣性,我國目前已禁止癲癇病人考取駕照。”
但是,實際上,生活中許多的癲癇患者都能夠拿到駕駛證,這又是怎么回事呢?
田宏博士介紹:“癲癇患者在沒有發作時與普通人幾乎沒有區別,所以,癲癇患者才能考取駕照,但是,癲癇患者在駕駛中如果發作,會給自己和他人都帶來了重大的道路安全隱患,導致重大的交通事故的發生。出于安全考慮,癲癇患者#!好不要自已開車!”所以,從醫生的角度來看,并不建議癲癇患者開車。
此外,公安部發布修訂后的《機動車駕駛證申領和使用規定》中明確規定的:癲癇患者不得申請機動車駕駛證。
癲癇病作為申領機動車駕駛證的禁忌,有明確的規定和原則要求。因此,癲癇病患者千萬不能因為一時的僥幸,而使自己及他人的生命受到威脅。
那么,癲癇患者是否完全不能駕車呢?
田宏博士表示:“如果患者癲癇發作得到控制達到3年以上時,理論上是可以駕車的,但是出于安全考慮,#!好能夠在治愈后再考慮駕車。”
控制癲癇發作首選藥物治療。對于藥物難以控制發作的癲癇患者而言,可選擇外科手術治療。
立體定向腦電圖技術是近年來在國際上興起的一種全新的癲癇病灶定位技術,包括:大腦皮層的三維重建技術、腦血管的三維重建技術、頭顱MRI、CT、血管像、PET-CT等影像融合技術、影像透明化技術、相關的手術硬件設備和置入電極計劃系統等一整套技術。
立體定向腦電圖技術把定位方法從2D引入3D層面,可以直接放置至顱內任何靶向部位,如額葉深部、大腦內側面、扣帶回、顳葉內側等常規皮層電極無法達到的部位,對大腦進行全方位立體覆蓋,從而到達準確定位病灶、提高治療效果的目的。
立體定向電極采用微創方法,無需手術切口,僅需頭皮和顱骨2mm鉆微孔,將深部電極放入腦深部特定的位置;術前能夠設置電極的路徑,精準有效地保證療效,從而規避顱內動脈、靜脈,#!大限度地保護腦功能,大大降低手術風險,是癲癇患者治療的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