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癲癇可有一定的療效,治療方法主要有口服中藥治療、體針療法以" />
中醫治療癲癇可有一定的療效,治療方法主要有口服中藥治療、體針療法以及穴位注射療法等,下面介紹其中的兩種治療方法。
體針療法
取穴:主穴為大椎、腰奇、水溝、后溪。配穴為百會、陶道、鳩尾、內關、神門、豐隆、筋縮、太沖。
治法:以主穴為主,據癥情酌取配穴2~3穴,大椎穴以26號針,上斜30度角進針1.5寸左右,當病人有觸電感,即退出幾分留針。腰奇亦須深刺、重刺。主穴留針15分鐘,配穴一般不留針。大椎、腰奇去針后可加拔火罐。每日1次或隔日1次。
療效評價:
顯效:針刺后半年以上未發作或發作明顯減少,發作持續時間明顯縮短。
有效:針刺后發作減少,發作持續時間縮短。
無效:治療前后變化不大,或一度好轉,后又恢復至治前狀態。
穴位注射療法
取穴:主穴分2組1.間使、外關。2.神門、后溪。配穴分2組,與主穴對應。1.鳩尾、百會、章門、本神、大陵。2.魚際、陽溪、三陰交、足三里、豐隆。
治法:0.5%普魯卡因生理鹽水溶液、維生素B1注射液,任取一種藥液。每次選一組穴。以5號齒科針頭深刺得氣或出現感傳后,推入藥液。普魯卡因每穴注入5毫升,維生素B1每穴0.3~0.5毫升。每日一組,交替輪用,10次1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