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的醫學界上通常把癲癇病診斷的方法分為三步驟:首先#$先判斷是不是癲癇;第二" />
在傳統的醫學界上通常把癲癇病診斷的方法分為三步驟:首先#$先判斷是不是癲癇;第二是判斷是什么類型的癲癇;第三是查找造成癲癇的誘因是什么。但是由于傳統的方式不足以精確地診斷現代癲癇病的誘因,所以,國際抗癲癇聯盟便提出了新的國際診斷方法,要求將癲癇的診斷分為5個具體的步驟:
1、確定癲癇源區:醫師們可以利用一切病史、體征、腦電圖、神經影像學和其它檢查手段,定位癲癇源區,首先明確患者的發作性癥狀,是不是癲癇性發作;然后再對癲癇性發作盡可能明確發作的具體解剖位置。
2、判斷癲癇類型:主要是根據臨床和腦電圖的表現,確定是哪種癲癇類型。譬如,每秒3次的棘慢綜合波,那就是失神癲癇,如果腦電圖表現為高度失律,則是嬰兒痙攣癥;如果腦電圖呈暴發-抑制圖形,則就是大田原綜合征。
3、確定癲癇病因:根據臨床檢查、組織病理學改變、神經影像學發現和遺傳代謝測定結果等證據,查找癲癇的病因。譬如是腦囊蟲病引起的癲癇,只有先進行驅蟲,然后再進行癲癇病的治療,這樣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4、癲癇發作頻率:癲癇發作頻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癲癇的嚴重程度,記錄發作頻率也是比較重要的癲癇病的診斷步驟。
5、在了解了以上措施之后,還要充分了解與癲癇發作有關的其它醫療資料,如一歲時,有沒有發生高熱驚厥,發育遲緩等癥狀。
對于癲癇病的仔細診斷,才能實現癲癇病的精確分類;而同時也只有精確分出各種不同的癲癇類型,才能做到對癥治療。因此,癲癇病診斷就像警察辦案一樣,對于每一個有助于臨床診斷的細節,都不要放過。廣大癲癇患者就診時,要盡可能地提供一切病史資料,以利于醫患間更好的合作交流。